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0分)在7000米级海试的六次下潜试验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三次下潜深度超...

10分在7000米级海试的六次下潜试验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这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

有人认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成功,表明人能够摆脱规律的制约。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1)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 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成功,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结果。(5分) (2)规律是事物运动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为人能够摆脱规律的制约的观点是错误的。(5分) 【解析】 本题属于辨析型题目,解答此类试题,应肯定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同时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从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两个方法论角度回答,即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然后结合材料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成功的实例分析,实现原理与材料的结合。 【考点定位】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知识归纳】规律的客观性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要求: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2013年11月13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了“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图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应当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啃硬骨头,这就需要“变”。“不变”就是坚守原则。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什么应当把握好不变的关系。

 

查看答案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

材料二: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材料三: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哲学观点其基本主张,并分析两种观点的共同点。8分

2分析材料三反映的哲学观点及其基本主张,材料三和材料一、二反映的哲学观点的根本分歧是什么?5分

 

查看答案

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具有特定DNA序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世界上首条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

①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都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查看答案

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下列观点与这副对联所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B.飞矢不动

C.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