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该专家之所以成功割回羊草是因为( )
①正确处理了“羊吃草”与“割羊草”的必然联系
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正确把握了“羊吃草”与“割羊草”的本质联系
④发挥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 )
A.认识的重要来源 B.检验认识的标准
C.人类认识的目的 D.认识发展的动力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先生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B.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 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英国的一项统计显示,绝大部分顾客反对发展克隆农业。但与此同时,支持发展克隆农业的人士则表示,克隆技术可以让农场主们拥有体型超大的牛群,从而产出更多的奶,赚更多的钱。顾客和农场主对克隆农业的认识出现分歧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 B.知识结构不同
C. 立场不同 D. 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
2015年3月,中科院理化所与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小组研发出世界首个自主运动的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该机器的问世引申出了全新的可变形机器概念,将显著提速柔性智能机器的研制进程。该机器的成功研发佐证了( )
①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②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
③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④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