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和”的文化推动国际关系和平发展。 “修...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和”的文化推动国际关系和平发展。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这样的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早就指出,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文化基因。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中国“和”的文化以及和谐相处的国际观。他多次指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这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乔清举认为,我国的外交战略和举措中越来越自觉地运用“和实力”的理念来处理对外关系,“新型大国关系”、“一带一路”、亚投行筹建等都是例证。乔清举认为,在当今世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的价值观为核心,建立民主正义的国际秩序,从而实现的人类永久和平愿景,将是中华文明改写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

1“和”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深远持久。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和”的文化能影响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原因12分

2“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无非是说有我就没有你的道理,运用矛盾对立统一属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修昔底德陷阱”不适应中国的原因。10分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请就世界和平发展写两条口号。4分

 

(1)(12分)“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普遍原理和根本价值观。作为价值观(替代: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最为永恒和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之魂,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平信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替代: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2)(10分)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相反相成构成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修昔底德陷阱”只看到事物的相反一面,没看到事物相反可以相成的一面。不能全面解释中国的和平崛起。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修昔底德陷阱”揭示了这种关系;但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修昔底德陷阱”没有承认这种关系,也不能全面解释中国的和平崛起。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国际关系的发展。 (3)(4分)提供以下4条口号参考 ①同一个世界筑起同一个梦 ②人民友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力量,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本前提 ③重视公共外交,传播好中国声音 ④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和”的文化能影响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以从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好和平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最为永恒和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之魂,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道德观、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即可。 (2)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矛盾对立统一属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修昔底德陷阱”不适应中国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 ,首先要注意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无非是说“有我就没有你”的道理,然后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现代是对立统一的属性。所以考生可以从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然后说明矛盾双方是对立的,修昔底德陷阱看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矛盾双方又具有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修昔底德陷阱没有看到二者的同一性;最后还可以从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该陷阱没有看到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以“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为主题,就世界和平发展写两条口号,比较开放。学生所提标语只要符合这一主题即可。 【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精神、矛盾的基本属性 【解题方法】原因类试题的解题方略: 题型综述: 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分析……的原因”“……的依据是什么”“……的意义是什么”等形式呈现,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的能力。一般分值为8分左右。 巧思妙【解析】 第一种:直接问“分析……的原因”“为什么……”“……的依据是什么”。这种题型要指出教材中的理论原因,还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有的还要回答不这么做的危害。另外要注意高考政治的时政性,即最新的时政术语。考生要审好题,明确设问中的主体和知识范围,让后结合材料一一回答。 第二种:直接问“……的意义是什么”。回答本类试题要注意分清要求回答政治意义、经济意义还是文化意义。要注意从不同主体回答,如政治生活中的党、政府、公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国家、消费者等主体;另外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尊重经济规律,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材料一: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强调十三五规划尊重经济规律 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2015年11月06日李克强总理向政协会议解释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指出: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但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滞后,表现在:创新驱动不足、结构性改革还不到位;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失衡;低端制造业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传统出口与投资亦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中高速增长以及社会公平、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经济规模增长至此需要换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12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应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4分

 

查看答案

地方立法广东开先河 分三批确定17市立法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作会议小结并高度肯定广东在地方立法工作的经验及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他说:对于刚行使立法权的设区的市来说,从赋予立法权的目的看,应注重体现地方特色,着力解决当地面临的实际问题,主要是那些不能通过全国、全省统一立法解决的问题。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

①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 

②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曾提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这段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全世界最深的暗物质探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扩建进展顺利。中国“千人计划”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鸿文讲席教授季向东表示,随着实验探测灵敏度的提升,中国人有望率先找到理论预言的一类暗物质粒子,“我们已接近发现暗物质的边缘”。这表明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③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科学理论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5年9月23日,十一位文艺名家做客人民网共话新时期文艺发展。到场的文艺名家围绕“当代中国文艺的使命”“人民文艺的力量源泉”“创作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文艺精品”等话题各抒己见。这说明

①文化对经济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