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教材出版乱象比较多,广受社会诟...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教材出版乱象比较多,广受社会诟病。在高利润和高回扣的引诱下,不同单位甚至个人也进入教材出版和发行,一部分老师甚至领导成为教材乱象的幕后推手。

某语文老师发现当地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上册课本有129初“瑕疵”,其中出现同一首诗的用字上,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有差别,一纸诉状将相关书店和出版单位告到了法院。面对该老师的这种执着,不少市民和家长为他这一做法点赞,觉得终于有人肯站出来正面纠错。

同一首诗的用字上,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有差别,孰对孰错?这都是出版乱象的结果吗?专家表示,古代书籍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续写之讹,或经过了后人的改动,因而不同时期刻印的同一书籍,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其中的少数字句有一些差异,甚至差异很大。

“后人在选用文章时,一般会挑选一个错误少的好的版本,或经过今人校勘过的版本,这样错误会少一点。尽管少数字句有所不同,但各有优长,不能完全否定谁、肯定谁。”另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克服教材出版乱象。4分

2对教材出现的用字差别,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

3如果你也给那位老师点赞,请你写出两条称赞语。2分

 

(1)①教材出版乱象是文化市场自发性的体现,解决这一乱象,国家要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对教材出版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 ②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使文化发展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事业,保证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扶正祛邪,引导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2)①认识受主体状况、客体状况及认识条件的限制。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经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不同,受教材出版市场的复杂性制约,不同的人对教材出现用字差别形成不同的看法。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从各自社会实践经历出发,会对教材出现用字差别形成不同的认识。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社会存在不同,所处的经济关系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会不相同,对教材出现用字的差别有不同的认识。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不同,对同一事物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敢于同落后文化作斗争,可敬!为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鼓与呼,可赞!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要求说明国家应如何克服教材出版乱象,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教材出版乱象的出现,是部分出版社为了追求高收益不惜违反法律法规的表现,是市场自发性的表现,要改变这种现象,设问要求从国家角度思考答案,学生可以从国家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引导,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自觉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角度,指出国家的具体举措即可。 (2)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要求分析对教材出现的用字差别,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不同的看法即为不同的认识,所以本题考查对统一事物出现不同人生的原因,学生可以从导致不同认识的主体、客体状况及其认识条件角度进行说明;运用实践决定认识的角度说明人们的实践经历不同;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指出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导致社会意识的差异;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人们生活需要、社会地位不同,导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 (3)本题要求给那位老师点赞,写出两条赞语,书写时要注意针对该老师敢于同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敢于为人民的切身利益而呼吁,要体现出社会正能量,有针对性即可。 【考点定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知识归纳】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意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内涵 ①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4)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许多古代文化遗产蕴藏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对后人仍有启示意义。

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增至48项,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

此次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见证了古代中国对多族群聚居地区管理和多元文化保护的独特智慧,对全人类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护及族群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古代,对于大国,如果不分层次、类型区管理,很难维持国家的持久强大和统一。”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部主任刘庆柱认为,直到明清采取“改土归流”前,土司制度都是维系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古代实行“土司制度”管理民族地方蕴含了哪些辩证法智慧?6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6分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越来越普遍,其经济和社会影响日益显现。

材料一为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做出的明确部署,2015年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强调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对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体育建设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的、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来完成,并通过财政资金支付费用。

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除了保障政府部门自身正常运转需要的公共服务外,主要是政府部门为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督等职能需要的公共服务,如行业资格认定和准入审核,科研、行业规划与咨询,社会调查,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育服务等;增加国民福利、受益对象群体特定的公益类公共服务,如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公共体育、社区事务、养老助残、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是怎样转变职能的?6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角度谈谈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认识。8分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50个国家首批签字

材料一提高亚洲的发展能力,是中国倡导成立亚投行的宗旨之一。《协定》在宗旨中明确指出,将“通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目前,亚洲基础设施市场已迈入膨胀式发展时期,每年需要大约8000亿美元投资,但美日主导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放银行的注册资本分别只有约220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2014年批准的贷款金额只有135亿美元,远不能满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所需。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协定》签署仪式时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离不开世界,中国也愿意为国际发展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美国《国际商业时报》评论称,说服许多西方国家加入亚投行,本身就是中国的成功,是北京为试图成为“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社会成员”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成立亚投行的重要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是怎样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6分

 

查看答案

毕业于技校的祁峰,参加工作17年,立足岗位钻研创新,从一名普通的车工成长为行业的技能大师,先后荣获河北省金牌工人,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15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祁峰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

①人们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相关才能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会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

④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我党的卓越领导人万里,为了农民走上吃得饱、穿得暖的“阳关道”,甘愿冒着犯政治错误的风险,倾听农民的心声,遇事和农民商量,支持农民首创的“包产到户”做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万里身上,可以看到他

①坚持实践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③承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