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海洋经济,前景广阔...

材料一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但我国海洋经济起步晚、经验少,在国际上遇到的各种麻烦不断增多,必须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利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走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道路。

材料二2014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党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1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12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据。9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 际需要(3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发展海洋经济,必须树立资源意识,发挥正确意识的反作用。(3分) ③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发展海洋经济,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3分)。 ④同时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海洋经济,还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3分) (2)①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科学执政的具体表现(3分); ②政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履行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也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坚持对 人民负责的原则的具体体现;(3分) ③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2分)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唯物论的知识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与唯物论原理对接。材料中“资源短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这一实际要求我们要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有正确的意识即资源意识,发挥正确意识的反作用;材料中“必须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利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求我们要经济发展的规律,同时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考点:唯物论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角度,设问指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属于原因类试题,解决本题关键找到主体,确定答题角度。试题“中中共中央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调动运用党的知识,包括党的地位、性质和执政方式等;政府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主要回答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主体是国际社会,主要回答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回答时并结合材料分析现实意义。 考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知识、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国际竞争的实质、科学发展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当前亚洲国家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频繁,亚洲国家经济增速整体出现下滑,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靠一己之力发展。实现地区经济融合,这也是年会主题核心意义所在。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我国的主张得到了沿线国家、亚洲国家甚至世界其他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探究中国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并得到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和参与的理论依据。9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4年,中国GDP增长7.4%,符合年初增长7.5%左右的政策目标。但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从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过快,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11年—2014年我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比上年下降

2%

3.6%

3.7%

4.8%

注:尽管我国能耗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情况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我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

材料二中国设定2015年GDP增长目标约7%左右,它是“近1/4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低的经济增长目标”。美国《纽约时报》认为,这一转变显示了共产党向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的决心;《华尔街日报》认为,7%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开启了中国领导人所称的以更低增速为特点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怎样才能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10分

 

查看答案

我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的基础          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哲学可以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        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4月5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开启第二阶段运行,将探索希格斯玻色子机制、暗物质、反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等更多未知科学领域,并在微观尺度上还原宇宙大爆炸后的初期形态。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①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

③宇宙的规律是客观的,人类正根据自身需要发展规律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