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知识、情感等的影响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认识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解析】③错误,材料中强调了人们由于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制约,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而不是有相同的真理;④错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材料中的项羽、唐代诗人杜牧、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对项羽的乌江自刎的行为的认识各有所不同,这说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①正确;同时也能够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了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②正确;本选B。 【考点定位】意识的作用 【名师点晴】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特别提示: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初,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查看答案

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查看答案

漫画“咱的天敌都被人吃光了”说的是,由于人们大量捕杀猫头鹰、蛇等野生动物,失去天敌的田鼠便大量繁殖,洞庭湖地区就爆发了“鼠患”。这提醒我们(   )

满分5 manfen5.com

①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规律 

②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前提

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便失去客观性  

④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