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但是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我国的经济增速,2011年为9.3%,2012年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3%。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
①由于主体的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彼此没有绝对的界限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因主体实践经历而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这一名言揭示了(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真理与权威一定是相互排斥的
C.只能服从真理不应服从权威
D.真理与权威有时是相互依存的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与1300多位两院院士谈话时披露他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其实,清朝初期,很多人对西学还是很感兴趣的,也学了不少,但只是一种猎奇和雅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这是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落伍的重要原因。这启示我们( )
A.认识不能脱离实践,科学技术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
C.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科技的作用
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氯化钠。按照传统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 )
①改变自然物具体形态而显示其实践的能动性
②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科学研究重大突破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及适用条件和范围
④依据主观意愿决定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斯特凡·黑尔,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借助荧光分子的帮助,使光学显微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纳米显微镜层次。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在战胜谬误中得到发展
③人能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人类可以改变事物固有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