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更是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2014年1...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更是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关照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最新科学社会主义观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的总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信仰、继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的必然成果。它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统一于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四个全面”是怎样进行理论创新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在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关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中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 【解析】 通过审读设问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考查的知识指向是文化创新,考查的知识点有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途径,文化创新的主体。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解答本题时可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在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继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在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中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途径,文化创新的主体 【答题规范】答题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1)由于审题不清导致回答问题的方向不明确,答非所问。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点的宏观把握能力较差。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学生却用政治生活解答;题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学生却用唯物论的知识来解答。 (2)口语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对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的掌握欠缺。学生容易把经济术语、政治术语和哲学术语混同起来;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混同起来,例如:“人类要不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解答此题容易误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来评析这一观点,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却不符合答题要求,“张冠李戴”,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代替了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 (3)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例如,把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混为一谈。 (4)观点的表述缺乏逻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形式上,书写不工整,上下左右不整齐,不分段,要点不清,答不出或答不全要点;内容上,观点与材料两张皮,不能有效地统一起来。更为可惜的是,有的学生知道材料中蕴涵的观点,却总是啰啰嗦嗦,画蛇添足,不管有用无用,写满为止,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令阅卷者云里雾里,眼花缭乱,不知所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提及新疆歌舞,人们肯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不论舞姿、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民族、任何参与者都可以尽情舞蹈的麦西来甫。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群众传统的聚会活动,一般由歌舞、游戏和“惩罚”三个环节组成。“惩罚”环节会对无故迟到、早退等破坏聚会秩序的人进行“审讯”和“惩罚”。维吾尔族有句古老的谚语:要当学者进学堂,要学做人去麦西来甫。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麦西来甫的文化功能。

 

查看答案

雾霾锁国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状况。雾霾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思与警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针对雾霾天气给中国经济和百姓生活带来的种种不能承受之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剑指PM2.5治理,全面吹响了中国“呼吸保卫战”的号角,政府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政府为什么会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主体。

 

查看答案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被人们戏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旧的哲学相比  

①它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③它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旧的哲学不认同

④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如“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斗争 

①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属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③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④是哲学史上最高形式的斗争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以下歌词中与朱熹的“理生万物”观点具有相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①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 

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

③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④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