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4年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3670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921亿元,...

材料一:2014年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3670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921亿元,增长7.2%。尽管前5个月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好于去年同期,但受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继续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幅仍有回落压力。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1)结合材料一,分析造成财政收入增幅仍有回落压力的因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分析全国财政在上述领域支出是如何实现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的。

材料三:中国互联网发展令人鼓舞,但面临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每年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2013年11月5日,第四届全球网络空间合作峰会上,中国提出以下主张:主权国家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维护网络安全,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的合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3)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以上主张的政治生活依据。

 

(1)第一问: ①该观点看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搞得好,推动生产发展,拉动经济增长。(3分) ②该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拉动消费不是要求浪费,浪费既违背正确消费原则也与我国的国情不相符。作为消费者应坚持量人为出、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坚持科学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分) 第二问: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③坚持对立统一观点,防止矛盾的转化; ④要善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并解决矛盾。(每点2分,共8分) (2)①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俭以养德”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思想道德基础,“秉公保民,清廉勤俭”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有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每点3分,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解析】 (1)本题为辨析题。回答此类题型要注意首先分析一下材料中的观点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分析一下该知识点;如果错误,则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第三,如果又不全面之处还要加以补充。本题看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但是忽视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浪费既违背正确消费原则也与我国的国情不相符。作为消费者应坚持量人为出、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坚持科学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二问,考生可以从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加以分析。 (2)本题知识指向明确,即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也就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答题时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从“俭以养德”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以及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等角度回答。 【考点定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易错分析】关于消费认识的几个误区 (1)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经济实力出发,防止超前消费,同时,又要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消费需求,防止消费滞后。 (2)倡导贷款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信贷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超前消费;而超前消费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 (3)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节俭是我们的美德,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梦幻般的发展屡屡震撼世界。在一些人心目中,中国已从地区大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而就在前不久,作为美国政策制定重要依据的《全球趋势2030》报告提出,中国极有可能在2030年前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又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动。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

①登高望远,用发展观点 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②宁静致远,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保持一颗平常心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求同存异,拥有开放包容胸怀

④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彰显决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鱼缸和鱼缸上的蔬菜种植管道,构成了鱼菜共生的平台,这项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在北京农业嘉年华上得到展示。把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成为一种现实。这一技术成果说明

①人能够根据事物的属性加以利用

②意识能突破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摆脱规律的制约

④创新推动人类生产方式和思维的发展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查看答案

下面漫画《诱惑》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满分5 manfen5.com

A.重视量的积累,防止事物相互转化

B.要全面看问题,注意事物的两面性

C.分清主次矛盾,把握住问题的关键

D.坚持群众观点,做出正确价值选择

 

查看答案

2015年4月5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开启第二阶段运行,将探索希格斯波色子机制、暗物质、反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等更多未知科学领域,并在微观尺度上还原宇宙大爆炸后的初期形态。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①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宇宙的规律是客观的,人类正根据自身需要发展规律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古代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收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

①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

④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