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新常态”已成为中国最新、最高频的“热词”。以前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超高速增...

材料一:“新常态”已成为中国最新、最高频的“热词”。以前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带来了诸多弊病,包括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产能过剩、低效率,以及导致发展错过了最佳的结构调整时期和技术创新时期。总的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面对新常态,关键在于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清除制约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等的体制机制“藩篱”,调整好结构,发展好高新技术和培育好人才,保持一个常态的经济增长。

材料二: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修订《中小学生守则》的程序,历经基层调研、国际比较、多方参与、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的过程,形成最大公约数、凝聚了广泛共识,于2015年8月27日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低碳环保生活等。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新增内容与时俱进,时代特色鲜明。

(1)结合材料一,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角度说明应如何认识并适应新常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既保留仍具时代价值的内容和补充、增加新的内容的合理性。

(3)日常生活中时常面临着道德的两难抉择,请结合你的中学生活实践和体验,就如何践行《中小学生守则》提两条建议。(每条不能超过15字)

 

(1)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从总体来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3分)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适应新常态要把握关键,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关键。(3分) ③适应新常态,适应新变化,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总的来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3分) (2)①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新版《守则》保留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仍具时代价值的内容,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分)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新版《守则》适应现代教育规律,能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规范自己的行为。(4分)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新版《守则》适应了新时期环境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反映了时代要求,推动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4分)(若答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答案示例:尊敬师长,帮助同学,积极向上;文明上网,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厉行节约,文明就餐(每点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即“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适应新常态,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指的是矛盾的观点;其次需要学生分析材料中的关键词“总的看”“关键”“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再次,调动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并注意结合材料,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新版守则既保留仍具时代价值的内容,又补充和增加了新的内容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通过材料和设问指向可以看出,从文化的继承性、相对稳定性、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等角度入手,并分析这样做的现实意义,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围绕主题“日常生活中时常面临着道德的两难抉择”,从学习理论和投身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并结合个人生活实际,就践行《中小学生守则》提合理建议,建议要切实可行。 【考点定位】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传统文化的特征、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答题指导】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材料一: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材料二: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十分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80%以上高端技术仍依靠从国外进口。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多数产品还处于中低档,在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建设制造强国要加强党的领导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政府和企业在推进国家建设制造强国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上海大众汽车New Fabia全新晶锐通过与百度的合作,首次把大数据分析体系应用在市场营销传播规划中,科学的获取了消费者心理诉求,实现了品牌定位和有效创意展示,让全新晶锐成为一款能够真正打动年轻目标群体的车。从哲学的角度看,上海大众汽车全新晶锐的营销成功得益于

①实现了“互联网+”与品牌经营的个性与共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能顺势而为,不失时机地促成企业经营方式质的飞跃

③善于抓住品牌经营中市场营销这一主要矛盾,有效地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④善于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建立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及其领导的团队经过长达20年的科学实验和潜心研究,突破以现代计算机发明者冯•诺依曼命名的体系结构的局限,并将其结构进行扩展,研制出其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超级操作系统,解决了网络安全性低、用户难在同一个终端上跨平台操作的难题。材料表明,他们的成功在于

①关注现实问题,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用理论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③坚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重视研究的积累  

④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扬弃”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老人跌倒,扶不扶?”某调查显示,44%的网友选择“不搀扶”,38%的网友选择“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会搀扶”。一位网友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关。”材料表明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客观标准   

④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表明

①坚持了客观与主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②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把握和利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