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蕴含中华文化的五彩丝绸、瓷器和包含西方智慧的乐舞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交通条件的发送,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崛起,这条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新桥梁促进了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虽然资源丰富、经济文化底蕴厚重,但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努力实现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互通、文明互鉴、政治互信、合作共

1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作用。

2有人认为:“有了古丝绸之路的基础和条件,就能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顺利发展。”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特征的知识评价这一观点。

 

(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2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商业贸易能够促进商品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传播,(2分)通过与沿线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能够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4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离不开古丝绸之路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基础和条件。(2分)但联系是变化的、多样的、有条件的,(4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各国利益协调等难题,需要我们发挥能动性,调整原有联系,建立全方位的互联互通的合作关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背景,限定范围为“文化传播”,设问指向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主观题的回答一般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把知识过渡到文化传播上,然后分别从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媒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软实力等角度回答。 (2)本题属于评析类的材料题,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特别是最近两年迎合具体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类的评析材料题较为多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本题中首先要求我们回答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并结合一带一路的建设分析其合理性;然后运用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分析我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性,调整原有联系,建立全方位的互联互通的合作关系,并分析观点的不足;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点: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途径、联系的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投资与消费是一国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稳步提升,但消费增速明显低于投资GDP增速,近些年来消费率由62%下降到48%,投资率由35%上升到49%。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国民收入格局不断向国家和企业倾斜,居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收入分配政策总体上有利于高收入群体、不利于低收入群体;人们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压力较大;农村人口消费潜力释放不够;消费环境和消费权益保障不足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

 

查看答案

看到一位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如今这个问题让人纠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国人的美德,但近年来曝光的多起助人为乐反遭讹诈的事件,让这一传统美德陷入了莫名的尴尬。上述事实说明价值判断

①具有导向性,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制约、驱动作用   

②具有相对性,对同一事物人们会做出不同的判断

③具有社会历史性,我们应学会与时俱进、因时而变 

④具有不确定性,每个人应根据自身实际做出判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12月1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共同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活动揭晓榜单。“新常态”、“占中”、“冰桶挑战”、“APEC蓝”、“抗埃”等入选2014年度十大新词语。这十大新词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4,从中可以窥见今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社会生活有其自身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怎么漫画《经验推广》作者:何青云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

满分5 manfen5.com

①敢于破旧立新,反对墨守成规   

②注重求真务实,反对自欺欺人

③坚持实事求是,反对照虎画猫   

④善于见微知著,反对鼠目寸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秸秆是玉米、油菜等的副产品。传统的“秸秆——焚烧”处理方式不仅污染空气,增加雾霾,还影响交通。2014年,河北农民发明了“秸秆——发酵——菌棒——生物质燃料”的处理方式,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河北农民对秸秆处理方式的这一创新再次证明

①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贯通,可以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②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要善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不是绝对的,“废”与“宝”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④矛盾双方的地位具有相对性,要善于创造条件促进双方的积极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