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物质和意识哪一个是世界的本原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的主要分歧。以下属于唯物主义观...

物质和意识哪一个是世界的本原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的主要分歧。以下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存在就是被知感”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天地合而万物生”            D.“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C 【解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A、B是主观唯心主义,不适合题意;C是唯物主义,适合题意;D是客观唯心主义,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者陈云认为:“学好哲学,终身受益。”下列有关哲学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哲学

②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④

 

查看答案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要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要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加强以森林和湿地为主的农村生态屏障的保护和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安徽省在建设美好乡村的规划中是如何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的。

 

查看答案

2014年,进入“十二五”时期的第四个年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火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请结合材料,简述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1日起,山东省实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1380元、1220元、1080元三类,平均增幅12%。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

A.获得劳动权益的基础    B.再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体现

C.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D.初次分配重视公平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