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

材料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观点

论据及论证过程

观点一:经济先行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文化先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材料中的讨论运用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的分歧。

 

①他们都坚持了两点论,都看到了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既要开展经济合作,又要开展文化交流;他们都坚持了重点论,观点一主张经济为重,观点二主张文化为重。 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所坚持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设问指向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产生这种观点上的分歧的原因。解答时先明确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内涵及关系。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然后对于经济先行和文化先行两种观点进行细化分析。 【考点定位】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解题方略】“怎样(如何)坚持(做到、贯彻、体现)×××”类型试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 ①审清设问是针对什么材料和限制性语言?此类试题的呈现方式一般包括背景材料可能是多个。审清设问是针对所有材料还是部分材料,或者是材料中的部分观点(比如:什么措施、做法、观点)。 ②审清设问考查或应用什么具体的知识点。 (2)解题步骤: ①思考和罗列出具体的知识点的内容。 ②要坚持“一一对应”的原则,逐一进行分析说明。 ③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进行筛选,进行组合。并不是把每一个具体知识都答出来。 (3)答题要求: 一般可采用“观点+材料”或“材料+观点”。以试题限定的理论观点为出发点,以材料所提供的事实为着眼点,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材料,找出理论与事实的结合点进行分析说明,才能使答案思路更清晰,条理性更强,更有针对性。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不能只简单的罗列知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中国遭遇十面“霾”伏,“PM2.5”构成了中国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空气中的PM2.5主要自于工业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对此,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出台和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10条”,采取严厉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体目标为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繁重艰巨,要坚定信心、综合治理,突出重点、逐步推进,重在落实、务求实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按照本行动计划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狠抓贯彻落实,确保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如期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应如何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

材料一近来,王林这些大师们再次吸引住人们的眼球。看看大师们的神奇!

严新宣称用气功支援大兴安岭森林灭火

闫芳被称为“最强太极推手”,其掌风能击倒人

王林以表演“隔空取物”“空盆取蛇”等见长,自称“气功大师”

张宝胜具有“火云掌”“耳朵识字”“药片穿瓶”等众多“特异功能”

胡万林号称“神医”“盖世华佗”,据说包治百病,治愈率可达90%

马悦凌凭借《不生病的智慧》走红,被称为“养生教母”,教人“生吃泥鳅”

张悟本绰号“绿豆小王子”,宣称吃绿豆可治百病

材料二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司马南说,不是“大师”们有多高明,而是傻子太多。虽然这些“大师”在我面前,我打眼一看就知道是骗子,但一般老百姓很难辨识。为什么呢?因为“大师”们自己忽悠没有用,所以他们往往善于借力,狐假虎威,和名流权贵们搅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自身的“可信度”。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就如何识破大师们的骗局向社会公众提几点建议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此次全会中的一个崭新提法和重大理论突破。这个提法表明决策层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继续加深,同时也为经济体制领域推动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指明方向。

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这一重大理论观点提出的依据。

 

查看答案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