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法治新常态,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

材料一:法治新常态,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习近平同志对《决定》所作的说明在谈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时强调:“对这一点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要向干部群众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怎样理解“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2请结合材料二《决定》的要求,指出并阐述其在法治建设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矛盾观的。

材料三:作为中国制造“新名片”的中国高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正在快速走向世界。中国建设的土耳其“安伊高铁”已于2014年正式通车,中国承建的南美第一条高速铁路委内瑞拉迪阿铁路正在施工,另外还有数十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高铁协议或合作意向书,不仅包括亚非拉国家,而且包括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内容涵盖装备、技术转让和服务等。

有专家指出,面对“中国制造2025”,需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

3结合材料三,从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角度,分析中国高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正确性。

 

(1)①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我国宪法赋予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2分)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是依法执政。(2分)【如答“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1分)或者“党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1分)也可】 ②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根本要求和保证);(1分)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由党领导人民制定的,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1分) 【如答“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分)也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2分) ③总之,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起来。(2分) (2)①矛盾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要具中国特色的法治,从国情出发。(3分)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要求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法治建设要符合中国实际,又要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3分) ③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3分) ④矛盾是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推动依法治国。(3分)(评分说明:原理方法论部分给2分,分析部分1分。) (3)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中国高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为中国高铁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2分) ②中国高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形成经济全球化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2分) ③中国高铁通过海外施工、装备、技术转让和服务等,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增强中国高铁的国际竞争力。(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属于分析说明型试题。解答时调动运用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宪法和法律是由党领导人民制定,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设问指向法治建设,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题目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词“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调动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等知识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设问指向中国高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正确性。回答正确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根据考查范围,调动运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等知识回答。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依法治国方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部已酝酿了近十年之久的环保税法终于进入倒计时。环保税主要税种包括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等。征收环保税,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手段。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税收手段来促进环境状况不断改善。

材料二: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推动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和社会关切确定监督工作选题和重点,与时俱进提高监督工作水平。第一,依据宪法和监督法的有关规定,开展常态化监督,通过召开常委会工作会议,围绕今年重大工作部署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的调研过程。第二,全国人大常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声民意,围绕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提高监督的针对性。第三,建立健全科学的、操作性较强的监督机制,改革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水平。通过召开专题询问会等方式,依法扩大监督领域和范围,不断增强监督实效。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征收环保税是如何促进环境质量改善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如何履行监督权。

 

查看答案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了《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目前意见正进一步修改完善,将重点推进八大领域经济体制改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意见》强调,要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哲学上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积极创新,培养创造性思维

C.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念     

D.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意见》强调,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农业农村和科技体制等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于发展经济来说,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社会经济发展要通过改革来推动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社会经济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我很忙。”——听到这句话时,父母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朋友心想这哥们儿事业有成;妻子马上觉得自己家务的担子重了;而女朋友却流泪了:这是不是一个分手的信号呢?这包含的哲理是:  

①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与主体自身的特殊性密切相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我国更加强调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建设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实现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我国应该  

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坚定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利益

③借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

④积极推动建设多极化世界,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乃曾曾提出“软实力”一说,即“不是由于强制与报酬,而是由于魅力而获得所希望的结果的能力。软实力从国家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魅力中产生”。其实,我国在外交上并不缺乏软实力,中国是软实力运用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下列做法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坚持“和为贵”,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中国公民在海外遭受的安全威胁渐多,我们必须“带剑经商”

④在处理和周边国家关于南海问题的争议时,中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