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2周年。《消法》颁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2周年。《消法》颁布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于消费者权利的内涵规定具有时代局限性比如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只要求保证消费信息真实性,而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没有做出规定。放眼《消法》走过的20年,我国的消费品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消费者权利的认知和消费者权利的保护,还有很多的不如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消费模式,因此,几年前己经开始启动《消法》的修订工作。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获得需要修订《消法》的认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新消费模式的出现,推动国家启动《消法》的修订工作。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了原有的《消法》还有不如意的地方。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每点3分,共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根据本题设问可知,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切入点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2周年,题型属于体现类主观题。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一般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具体解答本题可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等四个角度并结合材料来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为了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议,全国人大从去年以来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重要法律。例如,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它进一步明确政府监管职责,强化企业防治污染责任,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公益诉讼制度。2014年11月1日通过《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它进一步拓宽了“民告官”的法律渠道,扩大了可诉行政行为的范围,强化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将有助于解决中国行政诉讼制度长期存在的“起诉难、审理难、执行难”问题。2015年3日审议通过《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它进一步明确了无法律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减损公民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

材料二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掩耳盗铃”式制发相关文件,标榜征收征用土地的合法性。如今,《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指出,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和征用,都必须由法律来规定。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哲学关于“认识过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修改法律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国家战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全球范围内市场、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制订新的国际区域经贸安排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中共中央着眼世界大局提出重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重大战略构想,为打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海上经济大通道,为振兴我国远洋运输业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海上丝绸之路提出进行简要分析。

材料二: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己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2)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图漫画,据此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漫画告诉我们

A.发现真理比坚持真理更困难 

B.坚持真理比发现真理更困难

C.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揭示真理

D.真理性的认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

2.漫画讽刺的是那些

A.不敢坚持原则的人         B.敢于坚持原则的人

C.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人     D.遇事不会变通的

 

查看答案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些谚语

①是人类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

③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性认识    ④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决定作用

A.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APEC期间,空气质量接近一级水平,北京天空被称为“APEC蓝”。对雾霾和“APEC蓝”下列正确的认识是

①雾霾和“APEC蓝”是自然现象,其出现与否是客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②雾霾和“APEC蓝”都是人为现象,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控制其是否发生

③能否实现从雾霾到“APEC蓝”的转化,完全取决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

④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实现从雾霾到“APEC蓝”转变的关键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