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但我国海洋经济起步晚、经验少,在国际上遇到的各种麻烦不断增多,必须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利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走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道路。
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建设海洋强国。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民间传说羊年出生的人命运不好,甚至有“十羊九不全”的说法。反驳此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
A.联系具有客观性,“十羊九不全”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B.“十羊九不全”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十羊九不全”呈现着“人化”的特点
D.“十羊九不全”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00多年前,中国曾开辟过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今天,我国将沿着陆上和海上“古丝绸之路”构建两条经济走廊。由此可见( )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B.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 )
A.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B.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C.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上天揽月,下海捉鳖”,曾是中国人的梦想。现如今,天上有“嫦娥”和“玉兔”,海底有“蛟龙”,我们对头顶星空和海底谜境的探索,愈深愈远。这表明( )
①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求索真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