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数据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当你在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数据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迅速找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能够最迅速的传导至上下游产业,减少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材料二“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公民隐私也因此暴露等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更好地解决“大数据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1)积极影响:对于企业①有助于企业全面把握市场供求信息,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分)②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分)③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经营,充分利用全球生产要素实现自身发展。(2分)对于个人: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2分)对于国家社会:有利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分) 消极影响:大数据技术革命也给企业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带来新的挑战。(3分) (2)①转变政府职能,设立大数据管理协调机构,加强相关行政立法。(3分)②履行经济职能,制定和完善产业标准,加强社会管理。(3分)③履行文化职能,发展教育,培养大数据复合型人才,(2分)④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大数据产品开发能力。(2分)⑤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2分)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属于影响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根据上述材料的论述,可以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思考;对于积极影响,首先可以从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角度进行说明;然后可以从对国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考生可以从对个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影响的角度进行说明;对于消极影响,主要可以从信息安全的泄露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更好地解决“大数据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设问主体是政府,然后考生可以首先从履行政府职能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然后可以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分析说明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再次可以从加强相关法律规的制定与执行,切实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考点定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政府职能、依法行政 【审题指导】政治主观题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是不可能的

②既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③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某校宣传栏中写道:“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这段话告诉同学们应该:

①立足实践,推动思想的深化        ②适度娱乐,防止矛盾的转化

③抓住机遇,突破条件的限制        ④树立理想,促进自身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

 

查看答案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为全年经济增速为7%左右,较之2011年的9.3%、2012年的7.8%、2013年的7.7%、2014年的7.4%呈现出下滑态势。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互相包含的

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由于主体的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校园标语“守护一片绿,增添一份美”、“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等随处可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些标语:

A.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D.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