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家财力薄弱,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采取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围绕实现“国强”而努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已位居全球第二,国家日益向着强盛富裕的方向前进,但民生的改善和经济实力的增长不协调,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失衡,整个社会未能普遍均等地享受到经济改革的成果,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说明,我国实现从“国强”到“民富”的条件基本成熟,也标志着我党将实现从“国强”到“民富”执政理念的转变。
(1)从联系的普遍性角度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国强与民富的关系。
(2)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国强”与“民富”之间的关系。
阅读材料,请按要求回答提问。
材料一:我国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已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每个公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材料二:广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些好的广告语可以让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奥秘,如中国移动“让沟通无处不在”,联想电脑的“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而有些广告词,却值得我们推敲,如央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红金龙(香烟)“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什么要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
(2)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这些值得推敲的广告语的看法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 和 。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 、
和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 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