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开始了对美国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纵观习近...

材料一: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开始了对美国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纵观习近平主席任职以来的出访和演讲,有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就是一直在传递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我国的贵和思想,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模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他指出,巴黎大会要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中国政府将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国际合作。巴黎协议应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实现互惠共赢,要确保国际规则的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1联系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和举措。

 

(1)①借助政治活动这一文化传播途径,传递我国和平发展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分) ②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分) ③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特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国的和平发展把国内发展与对外统一起来。(2分) ④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的和平发展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不断促进世界的繁荣。(2分) (2)①中国政府将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国际合作,体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1分) ②巴黎协议要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实现互惠共赢;要确保国际规则的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体现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2分) ③中国政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采取的自主行动体现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1分) ④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 措施:中国政府将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做出努力。体现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3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明确《文化传承与创新》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及交流传播、传统文化及继承发展、文化创新;然后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国事访问”“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调动运用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并注意结合材料。 (2)本题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和举措,属于体现类试题和措施类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解答时先明确知识指向,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的,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统一。中国政府将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做出努力。这体现了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 【考点定位】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考场提分】 从高考阅卷看怎样答政治主观性试题 1、要想方设法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这是前提 2、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关键; 3、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这是保证 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 (1)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 (2)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 (3)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 (4)试卷无异味,不要使用刺激性大、气味重,油腻性的药物或降暑用品 (5)考生答卷字数适中。使阅卷老师处理时间短且效率高,一般分析性小题的字数控制在50~60字以内,论述性大题的字数在300字内,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眼力,产生厌倦情绪。 (6)处上述情况外,试卷要保持完好,不要有擦破,划破,让人怀疑可能做记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

材料一: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关键之年,必将在我国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这将民生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材料二:“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1结合材料一,说明坚持共享发展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十三五”时期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必须发挥创新的作用。为鼓励科技创新,国家加快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将企业购置的设备已征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创办各种性质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进一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材料二:推动科技创新重在教育,教育话题是历年两会热门话题之一,它关乎国计民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近些年,国家对教育公平看的重、抓得紧,解决了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但可观看,事关教育公平的诸多难题仍有待进一步求解。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依据。

 

查看答案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教授在提取青蒿素受到中药验方的“启发”,率先发现并提炼出具有高效的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屠呦呦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从屠教授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①砥砺自我,在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②善于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方式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走向成功       

④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他的人生轨迹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查看答案

2015年8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工作,依据决定要求,我国将在全国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在普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这一决定的理论依据是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变革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发展起重要作用     

④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审美静照是艺境创构的起点。中国人的静照方式是“俯仰往还,远近取与”。美学上所谓“静照”认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其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然而,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真意,艺术家由此创造出引人入胜的作品。静照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特点可以佐证

A.艺术作品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努力         

B.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矛盾双方的统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D.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