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甲企业生产了1000万件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为24元,如果2015年该...

2014年甲企业生产了1000万件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为24元,如果2015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该国通货膨胀率为5%,不考虑其他条件,2015年该商品的价格和甲企业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分别为

A. 21元,27300万元         B.21元,21000万元

C.20元,26000万元         D.20元,14000万元

 

A 【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14年甲企业生产每件商品的价格为24元,如果2015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价格为24/(1+20%)=20元;价格与通货膨胀成正比,该国通货膨胀率为5%,价格为20*(1+5%)=21元;价值总量=单价*数量,2014年甲企业生产了1000万件商品,2015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数量为1000*(1+30%)=1300万件,价值总量=1300*21=27300万元,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计算 【归纳总结】经济生活中的正比关系 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中,被决定者的变化同决定者的变化成正方向运动。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2、商品的价值总量同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商品价值量。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其价值总量就越大;反之,个别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少,其价值总量就越小。 3、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同劳动生产率同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的劳动效率。效率越高,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都是如此。 4、价格同价值成正比。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其价格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5、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流通中有多少价值的商品,就需要相同价值的货币,货币多了会贬值,货币少了会阻碍商品流通。 6、纸币的发行量同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多于这个限度会引发通货膨胀;少于这个限度会引发通货紧缩。 7、通货膨胀率同纸币的贬值率成正比 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或者货币的投放量超过了流通中的需要量造成的。一般情况下,纸币超过多少,物价就会上涨多少,物价上涨多少,通货膨胀率就有多少,相应地纸币也会贬值多少。 8、供给与价格成正比 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就会扩大生产,从而增加供应;反之,价格下跌,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缩小生产,从而减少供应。但要注意如果把供给作为自变量,价格作为因变量,二者则是成反比。 9、股票价格同预期股息成正比 人们投资股票获得的收入来自股份公司的分发的股息或红利和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某种股票分红派息越多,其购买者就越多,需求量就越大,这种股票价格就会上升;反之,某种股票分红派息越少,这种股票的购买者就会越少,其需求量就会减少,其价格就会下跌。 10、经济增长与就业率成正比 经济发展加快,规模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就业率提高,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增长滞缓,规模缩小,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随之减少,从而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提高。 11、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同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成正比 互补品是只有同本商品结合一起才能使用的商品,所以本商品需求量越大,互补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12、价格与替代品成正比 每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而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这种商品价格下跌,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而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13、利息量同存款数量、存款时间和利息率成正比 存款利息=存款数量×存款时间×存款利息率。 14、居民的消费水平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说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15、家庭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成正比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直接受家庭收入水平制约。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也就会提高。 16、消费水平与就业率成正比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率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提高,从而生活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17、贫富差距同基尼系数成正比 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差距或贫富差距的指标,指的是社会用于不平均分配的财富占社会财富的比重。不平均分配占的比重越大,贫富差距越大。 18、消费率与分配率成正比 消费率是指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重;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薪酬占GDP的比重。分配率越高,GDP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就会越多;反之则会越少。 19、投资收益同投资风险成正比 投资风险越大,投资者越少,获利机会就越多,从而获利就可能越大;反之,投资风险越小,投资者就会越多,获利机会也就可能越少,从而获利就可能越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企业必须

①调节生产要素的使用,用较低价位吸引消费者

②自主创新,形成品牌、技术、质量等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放弃低端产品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经济学中常用函数图形反映变量间的相关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大米的需求弹性小,其需求曲线可以用①中的D2曲线表示

B.由②可以推断出甲乙两种商品之间互为替代品

C.钢铁价格下降,钢铁的供给曲线与③相符合

D.受汽车购置税下降影响,汽车的需求曲线由D向D2移动

 

查看答案

2014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的18项具体改革任务与措施。这意味着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向“攻坚区”和“深水区”发起了总攻,标志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开始了新的征途,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5年6月,安徽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方案,2017年启动,2020年实施。

试分析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经济生活依据。

 

查看答案

2015年6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查看答案

“互联网+”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动能。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指标比较

成本费用刺润率                   

8.11  

5.95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19.07

15.03 

实行税率                         

15    

30

人均居民消责水平增长率       

30         

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增长率

10        

注:据相关部门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互联网+”产业的经济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