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某研究小组曾经做到让一束光停留了16秒。时隔半年,德国某研究小组让光在一种不透明晶体中静止了60秒。整个操作可设想为:打开门,让一束光进入暗室,然后关上门,一分钟后再打开,让光出去。暗室就是这种不透明晶体,它拥有一种特性——电磁诱导透明效应,这让它在一束特定频率的控制激光下能够变得透明,相当于暗室的门打开了。但这60秒,已经称得上是研制量子中继器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了。这一科技成果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选择性能够正确预测未来
②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③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客观世界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的、上升的,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③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中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A.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
C.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是
①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③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④②①
2015年6月27日,法国新锐哲学家夏尔·佩潘接受采访时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哲学问题,比如克隆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问题,挑战了伦理道德,值得哲学家思考。哲学家通过思考所需回答的问题的是
①对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
②科技时代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③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怎样的方法论
④具体科学研究要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材料一: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l~2美元;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材料二:去年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0.4%;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1. 8%。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三: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费水平明显偏高。每万美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4.4倍。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而我国能利用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25个和20个百分点。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2)请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有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