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

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材料二“创客”是今年两会的热词。去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大众创业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力推进改革,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创客”是一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是一群具有敏锐思维和创新勇气的追梦人,做创客不是追逐利益,而是一种情怀,追求改变。尽管名字火了,中国的创客们不对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创业成功率不足20%,“求速死”是创客生活的常态,只有不断试错,在挫折中创新,才能在死中求生;创客者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青睐,但是差钱的创客也不在少数。虽然各地方出台扶持政策,但是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帮助,缺钱的背后其实是缺乏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材料三据统计,约三分之二的新发明、新创造都是中小企业做出的,微软、苹果、阿里巴巴、百度等高科技公司最早都是小企业孵化而来的。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具有空前的创新精神和力度,但同样也存在缺钱、缺人、缺市场等瓶颈问题。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关注首次创业率,更要关注二次、三次甚至多次创业率。要从投资环境、科研环境、居民环境等方面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鼓励创业的同时更要宽容失败。

1结合材料一,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我国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创客们如何才能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实现创业梦想。

3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更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1)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若答“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亦可)(3分)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和起着决定作用,要求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分) ③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分) (2)①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价值。创客们应立足实践,通过劳动将创意转变为现实,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创客们要充分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创客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创客们应正视创业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不断尝试,在挫败中创新。要发扬“创客精神”,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社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 (3)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受实践的对象、手段、水平以及客观规律的制约,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失败在所难免。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错误甚至失败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和总结。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才能成功。(每点2分,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4分) 【解析】 (1)本题知识指向明确,即辩证法的知识。辩证法的观点包括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和树立创新意识。根据所学知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同时“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体现了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是因为创新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本题难度不大。 (2)本题考查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说明创客们如何才能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实现创业梦想。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我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这两个条件强调了客观条件,同时还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这里面有三个主观条件,即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考生注意结合材料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即可,注意要理论与材料结合,切忌只写理论不结合材料的现象。 (3)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回答“鼓励创业的同时更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创业的过程中出现失败是正常的,因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在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下,出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就决定了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真理,就有可能在错误的认识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误入歧途导致失败;同时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人们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才能成功。 【考点定位】发展的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创新的作用、实践的特征、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过程、实现人生价值 【名师点晴】有关未确定知识范围“依据”类主观题的解法。即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中内容的理论依据 第一步,“定”依据设问,确定答题的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还是文化生活,或者全部的教材内容。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确定的答题范围以及设问中的关键性词语(如,市委上述做法,就应当思考有关党的知识),然后根据确定的知识范围从课本中抽调出所需要的理论观点,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以及党的建设等。 第三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就是依据试题的设问,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注意有几层概括几层)。 第四步,组织答案,遵循“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体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湖南某地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借鉴浙江乌镇、广西兴安等全国知名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又立足本地实际,按照“一村一景”与“多景一区”的建设思路,综合实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注重挖掘和弘扬村落优秀历史文化,保持农村古朴元素和乡村原始特色;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用文化提升乡村品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使美丽乡村更具特色,更富魅力。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阐述该地是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

2有人认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关键是摒弃传统习俗”。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查看答案

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从60年代开始,就一直隐姓埋名,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5年2月27日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当选人于敏的颁奖词,高度概括了于敏的人生历程。“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气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下列诗句中,比较贴切的反映于敏的人生经历的有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既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③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④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是不可能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3月15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的修改曾三易其稿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其中备受关注的莫过于税收法定原则,二审草案稿删除这一原则引起广大民众的热议,最终终审稿将该原则写入法律并获得通过。材料说明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过程中要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改革生产关系,尊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调整上层建筑,推动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中曾引用《孟子·梁惠王下》中的名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下列典故与该句名言所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②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③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④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