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人口政策也要作相应调整。(4分)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口政策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人口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变化。(4分)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人口政策的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4分)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考查唯物史观的知识,要求学生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人口政策也要作相应调整,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人口政策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人口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变化,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口政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调整人口政策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人口政策的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晴】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国家根据形势作出某项决策的原因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所以要根据社会形势作出新的决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要通过制定正确的决策来推动社会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所以要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4.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决定了其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5.其他角度:主要是结合决策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如涉及民生问题的,要调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知识;涉及价值观问题的,要调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材料二“创客”是今年两会的热词。去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大众创业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力推进改革,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创客”是一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是一群具有敏锐思维和创新勇气的追梦人,做创客不是追逐利益,而是一种情怀,追求改变。尽管名字火了,中国的创客们不对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创业成功率不足20%,“求速死”是创客生活的常态,只有不断试错,在挫折中创新,才能在死中求生;创客者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青睐,但是差钱的创客也不在少数。虽然各地方出台扶持政策,但是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帮助,缺钱的背后其实是缺乏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材料三据统计,约三分之二的新发明、新创造都是中小企业做出的,微软、苹果、阿里巴巴、百度等高科技公司最早都是小企业孵化而来的。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具有空前的创新精神和力度,但同样也存在缺钱、缺人、缺市场等瓶颈问题。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关注首次创业率,更要关注二次、三次甚至多次创业率。要从投资环境、科研环境、居民环境等方面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鼓励创业的同时更要宽容失败。

1结合材料一,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我国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创客们如何才能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实现创业梦想。

3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更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体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湖南某地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借鉴浙江乌镇、广西兴安等全国知名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又立足本地实际,按照“一村一景”与“多景一区”的建设思路,综合实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注重挖掘和弘扬村落优秀历史文化,保持农村古朴元素和乡村原始特色;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用文化提升乡村品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使美丽乡村更具特色,更富魅力。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阐述该地是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

2有人认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关键是摒弃传统习俗”。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查看答案

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从60年代开始,就一直隐姓埋名,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5年2月27日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当选人于敏的颁奖词,高度概括了于敏的人生历程。“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气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下列诗句中,比较贴切的反映于敏的人生经历的有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既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③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④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是不可能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3月15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的修改曾三易其稿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其中备受关注的莫过于税收法定原则,二审草案稿删除这一原则引起广大民众的热议,最终终审稿将该原则写入法律并获得通过。材料说明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过程中要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改革生产关系,尊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调整上层建筑,推动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