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意义。

 

①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2分) ②有利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立场的体现;(2分) 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2分) ④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2分) ⑤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2分)(答出其中四点可得8分)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谈谈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对人民的尊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生产目的决定的,是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必然要求,伴随收入的增加会促进居民的消费,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学生可以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发展中的以人为本、消费的反作用、社会公平与和谐、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等角度说明意义,以意义类试题的答法,即“有利于……”进行书写即可。 【考点定位】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劳动和就业,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解题策略】意义类试题解题指导 (1)抓住多个切人点是回答意义、影响类题的关键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只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分析,极易导致漏答。需要我们全面考虑,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一是根据主体找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政治生活中常见的主体有政府、人大、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人大代表、公民等;经济生活中的常见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有时我们还可把主体扩大,如有些题目中可考虑对“农民”的意义、对“农业”的意义、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对“产业结构”的意义、对“国民经济”的意义等。 二是从不同角度找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如我们可以从财政的作用、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等角度分析意义。例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一题,我们便可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三是确定范围找意义。在答“意义”类设问时,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知识范围,即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有哪些、“社会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有哪些等小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国家”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当然,很多题目是两种范围要结合在一起分析。 四是从来源途径找意义:首先是来自教材的特殊意义、其次是来自材料的意义、最后来自最新时政意义。回归教材找意义。即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如用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知识,说明《物权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意义”一题,即要求我们结合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等来分析其意义。 (2)、明确所要分析的影响的指向 即必须通过审题,弄清题目是要求分析“什么”对“什么”的“什么”影响。 第一个“什么”是指“影响者”,题目一般会直接明确地规定。 第二个“什么”是指“被影响者”;第三个“什么”是指“影响的性质——积极或消极”和“影响的范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两个“什么”题目不一定会直接明确地规定,如题目没有直接明确规定,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推定。 例如:分析我国髙铁的快速发展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①高铁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和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国内经济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②有助于促进就业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③影响经济运行的节奏,推动生产力布局优化,为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供动力;④推动经济格局的调整,促进经济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快速发展,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和谐发展。 (3)、明确推导影响的程序 解答意义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 。 ①首先把握“影响者”的具体内容点,找到思维的起点。 ②结合所学知识,逐一根据上述内容点有序展开联想推导。 这里的“序”即推导思考的顺序,对于不同的题目而言,具有不同的具体含义: 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而言,“序”主要是指在一定经济、政治、文化知识的指导下,根据“影响者”的内容,从微观到宏观,从经济到政治到文化到社会,从直接到间接的推导思考顺序。对生活与哲学题而言,“序”则是指“原理+扣题分析+关于影响的结论”的推导思维结构。 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的意义:认真审题,扣住事件本身的实质性内容,抓住要害,进行分析,并且一定要从方法论上去做文章,一般从三个角度去思考:第一,从唯物论角度看,有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且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发展;第二,从辩证法角度去认识,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推进事件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分析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和应当吸取的反面教训(两点论);第三,再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思考,事件的推进其实践意义和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意义。当然,还可以从价值观去回答,得出其价值观方面的重大意义。 (4)、合理组织答案 (1)非哲学意义分析题 一般采用一系列由“有利于”打头的复句组织答案,每一个复句就是一个要点,按照“直接—间接”的逻辑阐明某方面的意义。 (2)哲学意义分析题 一般采用“原理+扣题分析+有利于”的逻辑结构组织答案,但具体安排应分如下两种情况: ①须用多个原理或一个原理的不同内容分析的题目,答案的每一个要点以原理为统帅,按照“原理表述→扣题分析→意义结论”三个层次来组织。 ②只能用一个原理的特定内容分析的题目,答案组织为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表述原理,第二个要点扣题分析,第三个要点简要陈述意义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这样描述“大数据”时代: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企业会根据你的意见来改进产品设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

    “大数据技术”是IT行业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我国众多企业在顺应潮流进军该领域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

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内地西藏班中学也开设藏语文课;西藏地区现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87座,每逢重大宗教节日都循例举行各种活动。由此可见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围绕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大问题,每年安排1至2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审议意见并回答询问。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制定法律,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积极履职,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与时俱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直击腐败积弊、扶正祛邪,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彰显我党以“零容忍”立场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从严治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B.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C.民主执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D.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