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马克思说:“劳动终结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

马克思说:“劳动终结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这体现了实践具有   

A.主观能动性        B.直接现实性    C.客观物质性    D.社会历史性

 

A 【解析】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意识的指导之下的有目的的活动。材料中“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强调了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强调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选A。其余三项都是实践的特征,但是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实践的特点 【名师点睛】正确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这一特征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4)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层面,多彩多姿。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和被动的反映  

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意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查看答案

我国古诗词、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查看答案

今年9月21日,“绿色丝绸之路股权投资基金”宣布将落户上海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为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主动迎接挑战,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搭建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其唯物论依据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促进作用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人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查看答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表明( 

A.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有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

D.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