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能、技术和知识的传承,特点是以“人”为主线...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能、技术和知识的传承,特点是以“人”为主线的活态流传,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双重价值:存在价值(历史、艺术、科学和教育的价值)是核心的、主要的价值,经济价值是存在价值派生的,存在价值越大,潜在的经济价值也越大,其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

材料二:维吾尔族土陶烧制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收录的传统民族民间手工技艺之一,喀什的著名文化旅游景点——高台民居,在每年的旅游季节,都会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专程来此参观维吾尔族用土法炼制的土陶制品。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市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经过当地文化、文物等部门的不断努力,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搜集整理出来,成为喀什市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载体,使喀什市乡土文化瑰宝再放异彩。

(1)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和经济价值。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阐述喀什市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

 

(1)①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既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又要挖掘其经济价值,要在保护中发掘其经济价值,在开发中展现其存在价值;(2分)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存在价值是核心的、主要的价值,因此要抓住主流,重点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价值的保护;(3分)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活态流传的特点,注重传承人才的培养,实现存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3分)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喀什市历史文明的演进,也有利于展现喀什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4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喀什市乡土文化瑰宝再放异彩。(4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喀什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喀什市整体经济实力。(2分)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和经济价值,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对立统一的观点”,然后考生首先说明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存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并说明应该怎样做;其次考生可以从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的角度分析说明应该是怎样做。最后可以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分析说明对不同的文化遗产采取不同的对策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阐述喀什市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然后考生可以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此举的作用;再次可以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对立统一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的特征 【解题指导】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读:(解题的前提) 可先读设问(定位材料限制的知识范围并明确答题方向),然后读材料。如果先读材料再看提问,可能造成阅读材料时所思考的问题与设问的要求不一致,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读设问时首先明确材料限制的知识范围(简称为定点)。明确知识范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提问直接明确加以限制。如“运用哲学知识”、“体现经济常识道理”、“反映什么政治现象”等。这些限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准确把握; 2、找:找准题眼(解题的关键) 带着知识和问题读材料,抓关键词(有效信息)或中心问题,然后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也就是把审题分析设问和材料得到的有效信息与教材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与当前政治热点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戴帽子) 3、作答:(解题的归宿)。 按照材料和知识的逻辑顺序,精心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是应注意以下五点:(1)戴帽子,点题切题(观点、论点亮在本题或本角度的最前面,不要让阅卷老师去为你一点点地寻找答案)。(2)扣料子,每个角度应扣紧材料分析,不要观点和材料两张皮,相互脱节。(3)分段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层次性、辨证性) 。(4)采点子,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个“有效信息”,并且术语要到位,切莫用家常话来答题。 (5)挖坑子,多角度思考,详略得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闽东畲族赤溪村水、电、路不通,基础设施落后,是受全国关注的特困村。当地党委政府秉承“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理念,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方式,“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从送羊入户、上山造林的就地扶贫到异地搬迁、扶贫扶志,激发村民自我发展的原动力再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培育产业,引导全社会持续30年真扶贫、扶真贫。在党的政策指引下,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立足生态做文章,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两大支柱产业,把赤溪村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村。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当地党委重视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坚持“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赤溪村从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到“百姓富、生态美”的转变给我们扶贫工作的启示。

 

查看答案

浙江宁波好人“顺其自然”17年来每年都会在11月末或12月初献出自己的爱心。从1999年至今,使用虚拟的地址和署名,这个被公众称为“顺其自然”的好人已累计捐款17次,捐款数额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材料说明

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④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近期,网上流传着众多所谓的“鄙视链”,如“上班族鄙视链”、“男生鄙视链”等。这种以金钱来划分身份地位的思想,可悲之处在于,一旦认同,那就意味着必然构成“鄙视链”中的一环——在你鄙视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鄙视,因为总有人比你更具优越感。可见

①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是“鄙视链”中的一环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有人研究发现,汉字中表达人体器官的字,大多会有“月”字旁——肝、脾、肺、胃、肾、胆……,“胖”属于正常状态;表达不健康的情况会用——病、痨、疗、疝、疡、疟、疮、疯……所以,“瘦”是病,得治!这种思想方法

①是否认联系客观性的诡辩论   

②纯属主观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③是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    

④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大多数人际关系中,痛苦往往来自于身边最亲近和信任的人伤害了自己,但真正的问题是:即使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受害者任然记忆犹新反复回味。回答下列小

1.有的人愣是让别人的一次过失,惩罚了自己一辈子,其实真正伤害你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与其耿耿于怀、终苦一生,不如立即放下,看起来是原谅了别人,实际上是放过了自己。材料告诉我们

①意识具有能动性,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④矛盾具有统一性,双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观点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