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不少地方走的城镇化道路都是“规模扩张式”,城镇化以土地为重要抓手,靠的是投资和工业拉动。表面上看,城镇规划范围扩大了,房屋道路建得更多了,但只看见物,却看不见人。这种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做法,也不符合
A.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特点
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特点
C.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点
D.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暖,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春小麦生长期缩短,产品和品质都有所下降,而冬小麦则更加适宜种植了。气候变化还适宜棉花、葡萄等喜温作物的生长,而对马铃薯等喜冷作物却不利。这就使农民不得不对原来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该地区种植结构的调整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农民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②从根本上说是由当地政府的政策决定的
③是建立在变化了的实际基础上的
④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近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的性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③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钱文忠在《让汉字高兴一会儿》中写道:“囧,我很囧。这个字非常有意思,真的奇思妙想,它的本义是光明的……这个字早就退出历史舞台,没人用了。”古字新用,像当下“囧”字这样的奇思妙想
A.使得意识不再根植于物质世界
B.让意识天马行空,无可约束
C.仍没有打破物质决定意识的铁律
D.为人们实践再造了一个新的客观物质对象
据报载,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对此,多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④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在瘫痪者脑部的皮层运动区植入微小的感应器件,可收集大脑所发出的与躯体运动有关的神经信号,由于感应器件与电脑相连,信号可快速传递给机械臂,从而让它根据瘫痪病人的意念作出相应的动作。这项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A.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机械臂能产生人的意识并具有延展人的意识的功能
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客观实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