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①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③都承认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④都认识到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2015年“两会”前夕,人民网对“2015年两会热点话题”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局部)见下表。
网上调查 | 网下电话调查 | ||||
热点话题 | 得票率(%) | 排序 | 热点话题 | 得票率(%) | 排序 |
社会保障 | 52.4 | 1 | 房价调控 | 37.6 | 1 |
收入分配 | 38.1 | 2 | 食品安全 | 33.9 | 2 |
医疗改革 | 22.1 | 3 | 物价问题 | 32.5 | 3 |
注:网上调查的参与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其中既有非农业户籍人口,也有大量农业户籍人口;网下的电话调查对象则集中在城市居民。
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调查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不同的认识结果
B.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的
C.不同的人难以形成同样的意识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一位大师正在作画,作品就要完成之际,一位旁观者不小心碰倒了墨汁瓶,墨汁在宣纸上洇开来。这位旁观者正要为自己的过错道歉时,却被大师沉静自如的气度惊住了:大师顺着游走的墨渍轻勾漫抹,寥寥数笔,一幅雍容华贵的黑牡丹跃然纸上。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③要树立创新精神,学会辩证否定
④正是由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才构成了事物的联系和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仅在早期发育时期生成,并且无法补充。然而,最近研究发现,这些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并能在特定大脑区域中变成新的神经元。这表明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能正确把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③真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④认识的真理性应不断接受实践检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当下的一些领导干部讲话应力避“党八股”,学会用“苍蝇、老虎一起打”“APEC蓝”“(地沟油)没有去搞麻辣烫吧”等生活化的语言与公众交流。这就需要领导干部
①与群众多交朋友,丰富生活语言
②面对媒体和公众必须谨言慎行
③提高面对党政系统内部监督的话语表达能力
④接受公共关系方面的必要培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