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印尼访问期间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

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印尼访问期间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在亚洲地区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截止2015年4月15日,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挪威、南非、波兰等国先后已同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57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对于亚投行的筹建,很多人非常支持,但也有部分人表示疑虑,比如,中国是否会借此挑战战后国际秩序,亚投行是否会成为中国追逐地区和全球霸权的单边机构等等。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明确指出:“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材料二2015年,作为“一带一路”早期实施的元年,也是中国新经济外交的开拓之年。早在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借外访的机会,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构想一经提出,即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据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由于“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未来一旦形成虹吸效应,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国家和经济体参与其中,进一步释放其辐射性。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评析“部分人的疑虑”。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谈谈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的积极意义。

 

(1)(10分)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冲突的根源。亚投行国家之间因共同的利益而会加强合作,中国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其它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3分)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不谋求霸权,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2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亚投行国家之间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分) 因此,“部分人的疑虑”是不必要的,也是错误的。(1分) (2)(11分)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体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战略构想”不仅是一种对国际经济和国内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划,也是通过积极主动的把握经济和社会规律而提出的创造性理论。(3分)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战略构想”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我国法治国家的实现。(3分)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向上。“战略构想”有利于带动沿线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3分) ④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体现。“战略构想”的提出符合我国的国情,是我国坚持按规律办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充分体现。(2分) 【解析】 (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评析“部分人的疑虑”,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与运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分析设问的要求,准确把握问题,分析“部分人的疑虑”,从疑虑中找出应运用的国际社会的知识点,进而分析出疑虑的错误和不必要性。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有关知识,谈谈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的积极意义,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意识的作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分析设问的要求,准确把握问题,分析“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结合意识的能动作用,即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知识,找出答题的要点,并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关系的形式、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决定因素、意识的特点、意识的作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名师点睛】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解题的一般思路: 1、一般思路: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解答非选择题的一般思路的图示如下: 2、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3、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8月25日,首届“互联网+”与新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互联网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也倍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关指标对比表

满分5 manfen5.com

注:据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注:据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材料二“互联网+”的模式可以拓展复制到更广阔的非经济领域,“互联网+政治”“互联网+文化”也在相应领域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域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互联网+”产业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公民和政府形成合力。

 

查看答案

缺乏新药和过度用药使细菌的耐药性与日俱增。2015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近30年来第一种新型抗生素,其可以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致命病原体,与其他主要攻击细菌蛋白质的多数抗生素不同,它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消灭细菌,病原体很难对其发展出抗药性,其有望成为人类打败细菌抗药性的“超级武器”。新型抗生素的发现表明

①认识根源于矛盾的不断解决

②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

③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

④认识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据《新闻纵横》报道,2010年以来干旱不断,云南连续4年发生干旱,四川连续3年出现干旱,西南地区干旱范围逐步从云南扩展到四川、贵州、广西,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2088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对此,有人就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西南;而专家则称,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使降雨减少、水利工程欠账过多、过快发展让需水量大增才是西南干旱的罪魁祸首。这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体现了

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④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这意味着今后“拍脑袋决策”的人休想再“拍屁股走人”。下列选项中,与“拍脑袋决策”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按图索骥照本宣科

B.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D.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