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2014年某国生产M商品共2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60元,2015年该国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20000亿元,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实际发行的货币量为7000亿元,且该国生产M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5年W商品的价格总额和每件商品的价格分别是( )
A、120万元、75.4元
B、210万元、84.0元
C、210万元、75.4元
D、120万元、84.0元
2015年9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607元;2015年10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492元。这表明( )
①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有利于中国商品对美的出口
②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有利于美国商品对华的出口
③人民币贬值,有利于美国人来中国留学
④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人到美国旅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5年10月12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币开始公开兑换。抗战纪念币面额1元,材质为镍包钢,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全国发行数量为5亿枚。下列对该纪念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当于一般等价物,也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②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以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
③由国家规定其面值和购买力
④不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印尼访问期间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在亚洲地区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截止2015年4月15日,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挪威、南非、波兰等国先后已同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57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对于亚投行的筹建,很多人非常支持,但也有部分人表示疑虑,比如,中国是否会借此挑战战后国际秩序,亚投行是否会成为中国追逐地区和全球霸权的单边机构等等。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明确指出:“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材料二:2015年,作为“一带一路”早期实施的元年,也是中国新经济外交的开拓之年。早在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借外访的机会,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构想一经提出,即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据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由于“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未来一旦形成虹吸效应,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国家和经济体参与其中,进一步释放其辐射性。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评析“部分人的疑虑”。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谈谈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的积极意义。
2015年8月25日,首届“互联网+”与新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互联网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也倍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关指标对比表
注:据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注:据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材料二:“互联网+”的模式可以拓展复制到更广阔的非经济领域,“互联网+政治”“互联网+文化”也在相应领域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域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互联网+”产业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公民和政府形成合力。
缺乏新药和过度用药使细菌的耐药性与日俱增。2015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近30年来第一种新型抗生素,其可以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致命病原体,与其他主要攻击细菌蛋白质的多数抗生素不同,它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消灭细菌,病原体很难对其发展出抗药性,其有望成为人类打败细菌抗药性的“超级武器”。新型抗生素的发现表明
①认识根源于矛盾的不断解决
②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
③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
④认识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