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城市病”的挑战。人们发现,城市远非“理想国”。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面对“城市病”的新课题,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全新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传递着低碳、环保、和谐的共同追求,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
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近年来,外贸汽车品牌垄断中国市场的行为愈演愈烈,已经比较严重地扭曲了市场行为,特别是消费行为,导致消费者不断客观,公正的对待自己的消费需求,而外资品牌别抓住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扭曲,进一步加大对市场的控制和价格的控制。如汽车零件市场,就受到了许多外贸品牌的全方位控制,不仅中国企业是难以进入到这些领域,消费者也难有可提供选择的余地,导致消费者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最近,国家发改委垄断对奔驰、奥迪等豪车品牌,以及十二家国家日本汽车零件商的调查让汽车行业反垄断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调查汽车零件的价格垄断问题对防止车企业的利润通过价格垄断转给零件企业。进而通过进口转出给中国意义重大。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对汽车行业开展反垄断调查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某校相邻的两个班级,在对待开窗通风、清理垃圾问题上的态度截然相反。甲班全班同学同心协力,积极开窗通风,清理垃圾;乙班的部分同学消极对待,在老师、班级干部的反复提醒下才开窗通风,清理垃圾。这一情况表明
A.同一价值观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B.不同的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人提出“生命价值=长度×宽度”,这里的“长度”是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宽度”是指一个人的素质。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要埋头实干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想方设法抹杀历史。这种抹杀表现在篡改历史教科书上,表现在对侵略行为的百般抵赖和狡辩。8月l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安倍谈话虽涉及“反省”,但措辞暖昧、诚意有限。今年3月9至1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日本期间,在东京发表演讲,指出正视历史是德国重返国际社会的前提。战争是德国的沉痛记忆,德国永远不会忘记历史。德日两国之所以对二战历史持不同的看法,是因为
①价值判断基于价值选择
②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价值观决定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5年7月9日召开的部分省(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集众智可以成大事,集众力者无不成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李总理的讲话主要体现了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结底是看他的贡献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