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拍摄的六集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紧紧围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以“劳动铸就中国梦”为主题,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描绘伟大的中国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历程,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确立“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这一正确认识,积极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电视片播出后,迅速引发观众热议,形成了宣传热潮,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树立“劳动铸就中国梦的思想。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角度,分析“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结论的正确性。

(3)请就如何在全社会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氛围提出两条建议。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4分)“劳动铸就中国梦”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需要树立劳动的观点;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之一,改革创新才能发展生产;以劳动为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树立劳动的观点,坚持“劳动铸就中国梦”的思想。(4分) (2)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3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3分) ③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在劳动中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2分) ④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分) (3)劳动模范要率先垂范,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国家应采取措施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大众传媒要大力选产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学先进、创先进、赶先进、做先进。(回答两点即给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树立“劳动铸就中国梦的思想进行分析说明。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然后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说明;其次可以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需要树立劳动的观点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之一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角度分析说明必须树立劳动的观点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角度,分析“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结论的正确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然后考生可以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在劳动中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3)请本题要求考生如何在全社会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氛围提出两条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措施的角度提出两条建议即可。 【考点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答题指导】政治主观题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扶贫工作关于贫困地区百姓福祉,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材料一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约占农村居民的7.2%。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而且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全国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全国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在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有33万个,占39.6%,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

材料二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浸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并说明应该如何搞好扶贫工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从政府权力行使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查看答案

相当长时间以来,我国许多地方从经济利益出发,为发展旅游业、扩大当地知名度而不惜代价进行申遗(申报文化遗产)。这样做往往因申遗不成功而造成巨大的浪费,或者申遗成功后,对遗产进行掠夺式开放反而加剧了遗产的损害。申遗只是一个过程,而保护才是目的。对于“申遗热”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不符合当地群众经济利益要求,必然导致消极后果

②基于主观意志的价值判断必然导致错误的价值选择

③夸大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忽视了社会发展客观性

④上述做法没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立场错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2015年7月22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加大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力度。当人们还在谈论4G的时候,5G已经蓄势待发了,国内一些企业已积极开展5G的研发。国家和企业镜像开发新技术

①必然会推动生产关系发展和社会制度变革

②是在实践基础上通过创新发展文化的表现

③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④最终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针对香港的政改方案,国务院港澳办强调:香港特区是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并非独立的政治实体,政改必须符合这一实际情况。国务院港澳办的态度强调的是

①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②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

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④支流不能混同为主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5月23日,货币幽居寺失踪近20年的释迦牟尼佛造像的佛首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与专门大陆运抵的佛身实现合璧。自此,这尊用有千年历史的汉白玉佛像,历经颠簸辗转,再次向世人展露佛陀的微笑。佛首与佛身实现合璧的过程印证了

①新事物的产生都有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②整体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各部分的有机结合

③人为的努力有利于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

④事物本质的展露是在多次反复中完成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