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5年8月25日,首届“互联网+”与新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互联网战略上升...

2015年8月25日,首届“互联网+”与新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互联网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也倍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的模式可以拓展复制到更广阔的非经济领域,“互联网+政治”“互联网+文化”也在相应领域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域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公民和政府形成合力。

材料二: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备受关注,微博打拐、免费午餐、衣加衣温暖行动、冰桶挑战……。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3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智者的观点。

 

(1)公民:①通过互联网问政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丰富公民行使权利的渠道,②维护公民权益,方便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监督。(4分) 政府:①政府借助互联网更加便捷地与公民沟通,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科学民主决策;②创新社会治理,更好的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利用互联网实现政务公开,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公民监督。 通过上述举措做到为人们服务、对人民负责。(4分) (2)(8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③文化影响人,对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微公益的开展,凝聚了社会力量,使中国更美好。(每点2分) (3)(6分)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每个人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才能使作为整体的国家更和谐更强大。(3分)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做好量的积累。通过每个人的不停的努力,持续的积累,国家才能实现新的跨跃。(3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政府与公民的有关知识,要求结合材料一,分析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公民和政府形成合力,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回答本题学生可以从公民和政府两个角度指出具体措施即可。“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说明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民主决策,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进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域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说明政府可以借助互联网加强与公民的沟通,科学民主决策,更好的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接受人民监督,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所以,学生可以从公民的角度,运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知识谈措施;从政府的角度,可以运用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自觉接受监督、政府的宗旨和原则等知识,以措施类试题的方式进行书写即可。 (2)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要求结合材料二,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回答本题要认真审读材料,依据材料设计的信息,结合文化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意义即可。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微公益”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说明文化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说明文化具有的社会作用;综上所述,不难得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结论。所以回答本题,可以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文化对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影响,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极其表现等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3)本题考查辩证法总特征的有关知识,要求分析材料三中智者的观点。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所考察的知识范围是什么,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智者所言是:“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看到了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要奉献社会,才会造就一个富强和谐的中国,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智者强调,只有每一位中国人都不听的努力,持续的积累,国家才能够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中国才会更好,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所以,学生可以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角度,分别分析智者的观点。 【考点定位】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政府的职能;自觉接受监督;建设服务型政府;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名师点睛】政治主观题审题规范 审题要细心读题,推敲题意,看准已知条件,把握未知条件,判断知识范围,明确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就是做到“四审”,即:一审“范围”、二审“主体”、三审“角度”、四审“内容”。 1.要审设问的知识范围,即明确试题所属知识模块 审“范围”就是要首先明确设问的知识范围,但在审题时要注意:不同设问的知识范围的限定是不一样的。 (1)有的设问知识范围限定比较具体,直截了当地指明试题所属知识板块。如: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 (2)有的设问范围可能具体到某一模块的某一知识点上。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3)有的设问范围是隐性的,需要根据设问中的关键词及其背景材料作出判断。如:请你评价材料中公司或艺术家的行为。应抓住关键词“公司或艺术家”结合设问和背景材料,确定其属于《经济生活》模块。 2.要审设问的主体 设问的主体不同,答题的方向就不同。一般来说,《经济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劳动者)等;《政治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党、政协、公民、人大代表等;另外,试题中的相关材料也可能成为设问的主体。 3.要审设问的角度,即审设问的指向 设问的基本类型(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大类。角度不同回答就不同:如果是要求根据材料归纳问题、道理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某一知识等,是要求回答“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运用某个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则是要求回答“为什么”;如果是要求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讨措施、提出建议等,则是要求回答“怎么办”。 “是什么”——主要从“现象”“道理”“依据”“问题”等角度入手。如根据材料一,概括中美贸易的特点。 “为什么”——则从“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用”等角度去回答。如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国务院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设问主体是政府,答案组织一定不能偏离设问——“为什么”这个方向。 “如何做”——应该从“措施”“对策”“启示”“解决”“处理”等角度解答。如结合材料,你认为地铁票价应怎样调整?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4.要审设问内容,包括问题的内容、客体、手段和过程 审材料内容。包括主体为实现目标而对客体采取的措施、手段及其过程。材料内容在审析中要求做到:第一、弄清每则材料有几层含义,主旨是什么。第二、结合设问对材料进行理论思考。第三、弄清各材料的内在联系,概括、归纳其反映的问题。这样,才能挖掘和提取有效的信息,建立理论与试题的链接点。 总之,审题过程也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基础,是考生正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审题时一定要做到“四审”(范围、主体、角度、内容);考场上,一定要带着问题审析材料,做到看准题、看全题,并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检索与材料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具体要求分析、筛选,综合把握,确定最符合题意的理论观点,要正确运用高中政治专业术语答题,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教材上基本概念、原理作答,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题的完整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亚洲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带一路”是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回顾历史,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材料二:秉承“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哲学理念,中国积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带的建设必须把握以下特性:一是发展性。经济带建设着眼于沿途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要求合作国家的主权让渡,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互连互通,促进沿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共赢性。沿线各民族都要从交流中获益,不是一方得,一方失的零和交易,而是双赢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当代文化交流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依据。

3结合材料二,试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查看答案

学者周国平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作家萧伯纳则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表明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真理与谬误没有界限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查看答案

在当前,中国社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如果改革成功,中国不但会进入更均衡的增长轨道,还能够维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如果不成功,则会面临全面的社会危机。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①调整了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调整了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根本动力    

④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这种唯物主义学说        

否定了实践活动是形成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物质基础

肯定了人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肯定了环境是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和变化的客观前提,否定了环境对人的精神面貌和伦理道德观念起着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