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某古镇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

某古镇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请阐述该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①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兼收并蓄,发展富有特色的民俗旅游业,体现了该镇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创新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扩大了本地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了地方文化的创造活力,提高了该镇发展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③自信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相互交融。(6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阐述该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需要立足社会实践,该古镇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说明了该地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同时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这是自信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题难度较大。 【考点定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答案指导】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自强不息” “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所以要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过往的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如今作为国家行为体的企业、个人等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主体。“凡我在处,便是中国”。作为公民要有民族自信,在行为中践行爱国等正能量,提高自身素质,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承担自身的责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民族复兴的实现。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3)结合材料三,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如何为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做出努力?

 

查看答案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一依法治国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某市一直用法治阳光照耀文明成长,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以法为“钢架”,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构筑城市文明大厦;以法为“盾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法为“灯塔”,指引人们向善向好;以法为“戒尺”,规劝不文明行为。

材料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法治思想和治国经验,春秋时期就有著名的“儒法之争”,法家重视法律的作用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提出“法与时宜”的主张,总结出一套维护法制统一的办法。但是也存在诸多弊端,如没有提出民主要求,走“法治”的极端,过分迷信和依赖严刑竣法来治理国家等等。近代西方一些思想家也提出“自由是法律的重要精神”等重要思想,这些对今天我国法治建设有重要启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用“法治阳光能照耀文明成长”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查看答案

辨析题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 2014年4月23日前后,海南省图书馆以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以“传递快乐阅读,书香遍洒琼州”为主题的17项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吸引大批群众参与,掀起新一轮的读书热潮。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就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请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查看答案

“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科学文化知识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B.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为重要

C.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         

D.加强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查看答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

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