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可能减速,但民生改善不仅不能减速,反而要加速。 材料一:图:2...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可能减速,但民生改善不仅不能减速,反而要加速。

材料一:图:2009—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

满分5 manfen5.com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中国人均GDP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2013年中国人均GDP为6767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2.73%。

表2:中国老龄人口相关社会指标

年份

人口抚养比(%)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2008年

27

0.76

1370

2013年

39

2.32

2110

2050年

*

预计7.0

预计9700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材料二: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未来长期面临的局势,贵州省政府在建设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提出: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要发挥社区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要完善养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公民履行相关义务,积极参与并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材料三:2015年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第514号令,完善了自2007年起执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在条例中对职工带薪休假的条件、要求和标准作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近期,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

(1)根据图一,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结合材料一,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破解养老困局。

(3)结合材料三说明带薪休假制度的经济生活依据。

 

第一问:现状:图1反映了2009-2013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老龄化比例逐年提高,中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远低于美国,出现未富先老。(4分) 不利影响:①家庭抚养负担大,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劳动力供不应求,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下降;③保障水平相应提高,国家财政压力加大,制约宏观调控能力,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分) 第二问: ①政府要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完善养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养老服务体系。(2分)②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完善养老税收优惠政策。(2分)③要发挥社区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2分)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要树立义务意识,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自觉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2分)⑤公民要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多种方式为政府发展养老事业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参加社区尊老、敬老活动;正确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监督政府落实养老措施和老人权益保护。(2分) 第三问: 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政府实行带薪休假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和创造性。(4分)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有利于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改善居民消费结构,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4分)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体现和要求。(4分)(答宏观调控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本题为图表题,要求考生根据图一,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并且结合材料一,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首先第一问,要注意表头,分析对比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并要注意分析注释。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图1反映了2009-2013年,中国老龄化比例逐年提高,中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根据注释我们分析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远低于美国,出现未富先老。然后考生分析其不利影响,考生可以从家庭负担、劳动力不足影响企业发展、以及保障水平相应提高,国家财政压力加大,制约宏观调控能力,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分析。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我国应该如何破解养老困局,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政府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要完善养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政府要联系经济建设职能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加强养老服务;要发挥社区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体现了要发挥社区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同时倡导公民履行相关义务体现了公民要做出贡献,即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正确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监督政府落实养老措施和老人权益保护。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稍大。 (3)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说明带薪休假制度的经济生活依据。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在条例中对职工带薪休假的条件、要求和标准作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体现了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有利于刺激消费,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同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体现和要求。本题难度不大。 【考点定位】政府的职能、公民的政治参与、基层群众自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落实科学发展、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等知识 【高考风向】我们在高考阅卷时发现,每年图表题的得分都比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问题首先出在审题上。部分考生缺乏基本的识图能力,不知道读图的顺序,不能从图表数据中发现经济、政治现象和问题,就是不能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还有的不会将图表中的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等,这样就对试题后面的解答造成了影响,从而发生连锁反应,失分严重。 1.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2.图表内容,要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 3.看图表的图例、注释。 具体作答时还要做到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云;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啰唆;五忌字迹潦草,概念出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面临很多挑战,很大国家对中国的战略的疑虑,对中国的倡议战略意图有怀疑,担心中国主导,不合作。中国投资很大,这些基础设施,投进去,资金都担心能不能回来,中国的倡议不能把它变成中国的,要变成大家的,要强调共建,强调开发,强调对所有国家开发,欢迎所有国家参与,包括国际现有的组织。

材料二近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要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加强政策沟通,关注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的相互影响,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贸易发展,我方应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改变与中亚贸易比重较低的现状。加强货币流通,虽然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依然困难重重,但要相信与中亚各国合作的前景可观。

(1)针对材料一中一些国家的疑虑,请你运用《经济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如何打消这些疑虑。

(2)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该怎样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查看答案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盛大开播,明星老爸和萌娃的一件件小事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这档节目是引自韩国,但却加入了很多中国的创意元素,这是取得如此成功的关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否定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    

②辩证否定观的实质就是扬弃

③创新需要辩证地否定传统文化  

④辩证否定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12月12日,广东、天津、福建获取自贸区建设的许可。其中福建自贸区,突出对台自由贸易,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前沿平台;广东自贸区,以深化粤港澳合作作为重点;天津自贸区将以制造业为中心。这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时   

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③应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某校宣传栏中写道:“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这段话告诉同学们应该   

①立足实践,推动思想的深化 

②适度娱乐,防止矛盾的转化

③抓住机遇,突破条件的限制 

④树立理想,促进自身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一枚保存完好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这一发现不仅将海绵动物的“年龄”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而且还意味着复杂的多细胞动物起源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古生物学家的传统推测。这说明   

A.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B.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具体实践水平制约

D.世界是物质的,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