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氯化钠。按照传统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能
①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显示其实践的能动性
②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变物质的客观性
④通过实践推动认识由错误到正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③④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D.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论语·子路篇》:“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美国纽约有一种特别的迎接新年的方式,人们直接把信件、成绩单、银行账单,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卡片上,投入时代广场上的一台巨大粉碎机里粉碎,从而以崭新的心情迎接新年。该做法
①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虚幻的反映
③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承认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与之蕴含相同哲理的观点是
A.我思故我在
B.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C.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D.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