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5年7月29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对...

材料一2015年7月29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对于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进预算公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

材料二过去的一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政策”协调性进一步提升,推动我国经济在调结构的道路上稳健前行。2014年,中国的财政赤字规模为1.35万亿元。2015年中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2700亿元,达到1.62万亿元,扩增幅度和赤字率均比去年有所扩大,凸显复杂财政经济形势下,中国政府寄希望于更有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推动转方式调结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财政预算公开的意义。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加快推动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

 

(1)①财政预算公开是政府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5分) ②财政预算公开有利于促进相关部门压缩经费开支,减少行政运行成本。(2分) ③财政预算公开有利于更好的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分) (2)①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增强政府科学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4分) ②落实好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地区协调发展。(3分) ③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调动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活力,拉动国内消费需求。(4分)④大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尽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3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设问指向财政预算公开的意义。意义类主观题的回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减少行政运行成本,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加快推动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进行分析,实现理论和材料的有机统一。 【考点定位】公民的参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财政和税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考情分析】“阐释”类问题的考查特点 ①考查特点。 “阐释”事物即运用学科知识对信息的阐述(基本原理、方法论、国家政策等)和解释(结合材料分析,运用知识解读材料)。结合题组训练及解析,可以明确运用知识阐释事物,也要求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即“阐述”事物),更强调运用学科知识对有效信息的说明和解释。设问中要求运用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向宏观、中观知识。要求考生建构知识体系和结构,全面把握知识的要点,着重考查从“特殊”到“普遍”的归纳思维能力。 一类是指向微观知识,不仅要求考生对知识本身有深刻的理解,而且着力考查从“普遍”到“特殊”的演绎分析的能力,对思维深度有较高的要求,从知识考查看,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要求考生对知识本身有深刻的理解。考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层次性决定了演绎分析的深度和层次性。 ②特别说明。 有些设问要求分析某项或某方面政策、措施的哲学依据等,表面看来属于归因分析,但实质仍然是运用哲学理论进行阐释,因此也可归为阐释类设问。如例3。 (2)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题要求 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设问中的限定的“具体知识”的范围、层次把握不全面、不深刻;二是习惯归纳分析,不习惯演绎分析,演绎思维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到位。导致回答这类问题时考生的得分差距比较大。 综上所述,提高运用具体知识“阐释”事物的能力,考生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知识准备:在归纳知识中转换、拓展和整合知识。考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层次性决定了演绎分析的深度和层次性。考生知识掌握的广度和综合性决定了演绎分析的广度和综合性。 二是掌握演绎分析方法,培养演绎思维能力。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解题时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根据试题要求,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哲学原理或方法论); 第二步:以理论要点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 第三步:用材料中的具体信息“置换”理论要点中的抽象概念及关系(类似于数学中的“代入法”),实现由抽象到具体、一般到个别的转化,从而将理论要点转换成试题答案要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于10月29日在京闭幕,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笫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大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推动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③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与下图漫画《脱离了约束的个体会伤及自身》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动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作为新兴群体的社会工作者是一群有梦的人,他们中很多人放弃优越的待遇,投入收入不是很高的社会工作,他们的热情和努力,得到很多人的肯定。这表明

A.人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较高的个人素质

C.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享受者         

D.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查看答案

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这个现象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破解。如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就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有的甚至还平安地渡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客观性作为主观性的累积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是以具体条件为基本前提的

③发挥主体因素的调适功能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方面

④物质世界总会存在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一本《论语》,有人能一目十行,不到几分钟就复述出来。研究人员采用先进的光遗传方法证实了“瞬间记忆”的幕后“操纵者”为大脑内侧的前额叶。人们能获得这一发现是因为

①记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新的手段

③创新推动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