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WiFi依赖无线电波传输,设备效率不高,且存在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提出了一种叫“LiFi”的新型网络信号传输方式,利用丰富、廉价的光线来无线传输数字信息,获得了更快更安全的传输效果。这表明
①认识产生于人们实践的需要
②人们观念中的存在通过实践可以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真理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
④人类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位年轻人建议把原来的“4+4”车道模式改为“6+2”模式,堵车问题因此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一事例启示我们应
①优化系统内部结构,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②借助外力作用进行辩证否定,实现事物的变化
③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积极寻找新思路
④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A.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
B.没有疑问的读书就不能取得进步
C.敢于怀疑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D.既肯定又否定是认识事物的源泉
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提升了公民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扶还是不扶,这是个问题。”为鼓励校友讲诚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北京大学副校长表示“如果中间发生风险,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诉,北大无偿提供法律支持;如果败诉要赔偿,北大出20万,不够的由校友募集支持。”该言论随即暴红网络,被网友称为“校长撑腰体”。“校长撑腰体”事件
①在某种程度上保护着社会道德和社会正义向前发展
②折射出社会急难救助机制缺失,需强化制度“撑腰”
③反映了社会道德诉求,医治了社会道德滑坡病症
④促使精神品质升华,解除了公民伸手行善的后顾之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