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族观众,抒发亲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演变成全方...

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族观众,抒发亲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演变成全方位的“去哪儿体”,人们开出了长长的去哪儿了清单,有戏谑,有吐槽,有感伤,更有真真切切的疑问。这说明

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各民族文化逐步走向趋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

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族观众,这说明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也说明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①②正确;③中的“趋同”说法错误;④材料未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社会的变迁,春节出现父母到子女工作生活的城市“逆向探亲”等新风俗,人们对“家”的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亲人团圆,何处不是家?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种变化体现了

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亮出了2014年简政放权的成绩单:国务院各部门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加上2013年国务院各部门取消和下放的416项,本届政府累计共下放权力600多项。当然,放权不等于放任,不意味着政府大撒手,“放”和“管”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轮子”,只有双轮驱动,车子才能跑得起来。进一步简政放权,就要做到“该放就放、该管则管”,放活和监管齐上阵。

材料二简政放权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由浅入深、先易后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改革。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坚持“该放就放、该管则管”,放活和监管齐上阵的道理。

(2)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我们是如何实现对简政放权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的。

 

查看答案

材料一:科学认识“新常态”。2014年,一个新的名词正被越来越多人所熟悉——“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这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可以说,新常态“一半是描述现实,一半又勾画了理想”。

材料二积极适应“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5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阐释新常态“一半是描述现实,一半又勾画了理想”。

(2)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请你结合材料二分析怎样主动适应新常态。

 

查看答案

今年17,国际油价跌破50美元,相对于此前的高点已接近腰斩。面对油价“跳水”,各种论点纷纷出现,各国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几家欢喜几家愁,是因为

A.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都是客观的

B.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C.价值观是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D.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评价不尽相同

 

查看答案

李克强在与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的对话会上强调:要下决心继续推进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以求更大地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是因为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