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突出创新驱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突出创新驱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创新驱动、持续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创新驱动发展,是党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4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4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必须有核心原理知识才可以给满分。)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因此首先从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角度,说明创新驱动战略是科学的意识,然后从意识的能动作用角度,分析这一战略对我国发展的积极作用。 【考点定位】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复习指导】所谓教材主干和核心知识,一是指《考试说明》规定的各个模块内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等;二是指各个模块之间的知识交叉点,文综政治试题特别是主观性试题强调学科内综合,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想方法的内在联系;三是指与当年高考热点问题相联系的概念、原理和观点。例如经济生活在高考中是重头戏,所占分值较高。但知识点琐碎,内在逻辑性也不比哲学那么明显,复习起来难度大,学生也比较容易遗忘。考生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为课本主线,以行为主体牵引答题思路(国家、企业、个人等角度),体现学科知识的主干,强调概念的准确理解,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科体系的整体把握。第一单元:扩大内需;第二单元:创新驱动;第三单元:保障和改善民生;第四单元: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梳理关键词:理清热点之间的层次,建立问题模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合材料、图表、漫画等形式,考查学生综合认识、评价和探究有关理论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强调试题的综合性。 《经济生活》知识主线: 《经济生活》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为逻辑顺序,涉及企业、政府、个人市场三大主体展开的经济活动。 1.政府: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注就业、收入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市场调节的缺点,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主要的经济手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企业:遵循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劳动生产率——承担社会责任,创造就业机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遵守市场规则——依法纳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3.个人:新型的劳动者——理性的投资者——理智的消费者——守法的纳税人——市场规则的践行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政治生活》知识主线: 1.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坚持的三大原则——(法律、权利、利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现平等民主精神) 2.政府职责和作用——政府性质、职能、作用、原则、依法行政(常以政府活动切入) 3.人大及其代表活动——性质职权(责)、作用(常以人大及其代表的活动切入) 4.中共及政协活动——性质、地位、职能(执政方式)(常以中共或政协的活动切入) 5.国际社会——主权、决定因素、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外交政策(多以中国活动切入) 《文化生活》知识主线: 1.文化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方式——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2.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途径。 3.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因:包容性——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4.文化建设:什么是大众文化——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生活与哲学》 知识主线: 1.哲学常识:哲学的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力量。 2.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辩证的唯物论与认识论(两大内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2)正确地认识世界: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3.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四大内容)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3)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①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 (1)正确地认识社会: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②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无须沉湎宏大叙事,无须空谈根本解决,无须凌空蹈虚,中国不是别的什么,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酌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后反响巨大,究其成功的原因,首先是购买了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的节目版权和模式,明星爸爸与可爱宝宝的组合卖点十足,有足够的受众基础。其次是进行了中国化的包装,如剪辑效果上,中国版的更加具有可爱元素,将动漫字体等运用其中;韩国版的有点拖沓不适合中国人群,于是节目组把节奏加快;在录制内容上,韩国版的时间是两天一夜而中国是三天两夜,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这些中国元素的运用,让国人对于《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爱程度加深。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节目的认识。

 

查看答案

某校高二某班学生开展以“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他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我国许多大学的校训都源自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格言,它们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在本校的体现和具体化。

大学

校训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重庆大学

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武汉大学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材料二:今年“九一八事变”发生83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并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英烈、开启未来。

1)根据上表左列信息,填写右列内容。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查看答案

中国气象局印发的《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   

②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③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运动的规律          

④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