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成为中国“本土选手”首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成为中国“本土选手”首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为寻良药,屠呦呦先整理医籍药志,并走访中医专家,从千余药方中选出640种药物(含青蒿在内),随之展开实验研究,从大量样品中筛选出抗疟活性较强的药物,但研究结果却不理想。

屠呦呦重读古医书《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非传统“水煎”法,她由此大胆猜测高温提取会破坏青蒿的药效,于是另辟蹊径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进行提取,从而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有效药物成分。

屠呦呦虽身患多种疾病,但她始终坚持工作,正是这种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精神使抗疟新药“青蒿素”诞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学实验活动在获取真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事业加快发展,请就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两条建议。

 

(1)①立足于社会实践。从抗疟疾的需要出发,取得抗疟疾的成功,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 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善于传承,勇于创新。借鉴中医古籍,结合现代的科技知识进行研究,推陈出新,从而取得成功。 ③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走访大量中医专家,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从而获得研发成功。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科学实验活动,对大量药物进行试验,获得对青蒿素抗疟的认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关于抗疟疾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坚持不懈的科学实验中,找到了青蒿素的有效成分。 (3)范例1:统筹安排各种资源和载体,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范例2:为科技创新提供优质服务,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提供物质保障; 范例3:着眼于对人才的理论武装,为人才的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创新的知识。然后考生可以从文化创新的途径即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角度结合材料进行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学实验活动在获取真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认识论的知识,然后考生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为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事业加快发展,就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两条建议,属于措施建议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主要围绕着人才强国和科技进步的角度提出的建议均可。 【考点定位】文化创新的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解题指导】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读:(解题的前提) 可先读设问(定位材料限制的知识范围并明确答题方向),然后读材料。如果先读材料再看提问,可能造成阅读材料时所思考的问题与设问的要求不一致,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读设问时首先明确材料限制的知识范围(简称为定点)。明确知识范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提问直接明确加以限制。如“运用哲学知识”、“体现经济常识道理”、“反映什么政治现象”等。这些限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准确把握; 2、找:找准题眼(解题的关键) 带着知识和问题读材料,抓关键词(有效信息)或中心问题,然后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也就是把审题分析设问和材料得到的有效信息与教材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与当前政治热点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戴帽子) 3、作答:(解题的归宿)。 按照材料和知识的逻辑顺序,精心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是应注意以下五点: (1)戴帽子,点题切题(观点、论点亮在本题或本角度的最前面,不要让阅卷老师去为你一点点地寻找答案)。 (2)扣料子,每个角度应扣紧材料分析,不要观点和材料两张皮,相互脱节。 (3)分段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层次性、辨证性)。 (4)采点子,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个“有效信息”,并且术语要到位,切莫用家常话来答题。(5)挖坑子,多角度思考,详略得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材料一:习近平在出席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材料二: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 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央扶贫会议中提出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并分析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查看答案

马云曾说:“成功”的“成”是成就自己,“功”,功德天下。你只有成就了自己,帮助了别人,你才会有真正成功的感觉。所以大家想着自己的时候也想想将来自己能给别人做些什么事。马云的“成功学”表明

①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成就自己才能拥有幸福人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才能“成功”

④马云对“成功”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灰霾混杂着有害物质,会对健康产生直接危害,是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鉴于此,今后的环境保护需要做到:既要自我保护,也要彼此保护。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协作才能战胜雾霾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事物的前提,要提高对雾霾危害的认识

③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试点地区治理成功后向全国推广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打赢“驱霾战役”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这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对此,我们应该

①避免使用手机,防止矛盾的激化    

②适度地使用手机,防止矛盾转化

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使用和拓展    

④创新手机的功能,消除手机弊端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外发布:由中国国家天文台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北京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这是科学家首次用连续光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

①人类可以利用科技的发展逐步解开世界之谜

②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③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