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年10月29日在京闭幕,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

材料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年10月29日在京闭幕,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稳增长、惠民生”是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材料二民族节日作为传承民族精神和维持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集中体现了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习俗;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早就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目前,中国春节已被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15个国家定为当地法定假日,2015年2月15日美国《侨报》评论标题写道“春节不单是华人的节日,更具有‘国际范儿…。

有网友认为“中国春节应植入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元素,才能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对此,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分析说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的意义。

(3)材料二中网友的观点引起了广泛争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中国春节应植入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元素”?请运用所学知识阐明支持或反对的三点理由。要求三点理由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惠民生”的决定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3分)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分)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稳增长、惠民生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2分)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惠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 (2)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中国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分) 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有利于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强大的生命力。(2分) 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有利于增强中国人对春节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分) ④中国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体现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春节的活力。(1分) (3)示例一:支持,理由: 其一,“中国春节应植入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西方的文化元素,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中国春节具有活力的表现,也是中国春节提高国际影响力的要求。 其二,“中国春节应植入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元素”,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其三,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春节应植入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元素”,是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 答案示例二:反对,理由: 其一,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能够激起无限亲情,传承中华文化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春节的纯洁性,“中国春节应植入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元素”会影响春节的民族性和纯洁性。 其二,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传统文化,“中国春节应植入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元素”会影响春节的稳定性和影响春节的传承。 其三,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本质的规定性,“中国春节应植入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元素”会淡化春节的中国特色。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请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分析说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的哲学依据,属于依据类的解答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根据设问确定知识限定范围是“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可以据此回忆课本相关理论,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等知识。其次始终围绕设问方向分析,不能偏离主题,设问的方向是中央“稳增长、惠民生、保就业”决定的哲学依据,此决定属于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由此可以考虑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此决定围绕经济发展展开的,可以考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也可以考虑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此决定稳增长、惠民生,涉及人民生活水平就可以考虑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题难度适中,知识限定范围是必修三第三、四课中“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运用民族节日、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态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等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中网友的观点引起了广泛争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中国春节应植入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元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阐明支持或反对的三点理由,比较开放,考生可以选择支持或者反对任意一个角度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综合分析,解题关键是注意无论支持或反对都要分析三点理由,且三点理由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要求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民族节日、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 【解题指导】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读:(解题的前提) 可先读设问(定位材料限制的知识范围并明确答题方向),然后读材料。如果先读材料再看提问,可能造成阅读材料时所思考的问题与设问的要求不一致,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读设问时首先明确材料限制的知识范围(简称为定点)。明确知识范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提问直接明确加以限制。如“运用哲学知识”、“体现经济常识道理”、“反映什么政治现象”等。这些限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准确把握; 2、找:找准题眼(解题的关键) 带着知识和问题读材料,抓关键词(有效信息)或中心问题,然后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也就是把审题分析设问和材料得到的有效信息与教材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与当前政治热点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戴帽子) 3、作答:(解题的归宿)。 按照材料和知识的逻辑顺序,精心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是应注意以下五点: (1)戴帽子,点题切题(观点、论点亮在本题或本角度的最前面,不要让阅卷老师去为你一点点地寻找答案)。 (2)扣料子,每个角度应扣紧材料分析,不要观点和材料两张皮,相互脱节。 (3)分段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层次性、辨证性)。 (4)采点子,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个“有效信息”,并且术语要到位,切莫用家常话来答题。 (5)挖坑子,多角度思考,详略得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注:1979年至2013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速98010.据世界银行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2+6%,其中发达国家与发我国个私经济就业增长率展中国家经济分别增长160-/0和4.3%

材料二:2015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京举行,在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抓住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完善制度,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问题,关注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盼障碍。

1解读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关系,并结合材料一、二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怎样“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2结合材料,请运用所学政治知识,以“公民就业与政府”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

 

查看答案

衰老一直是生命中的核心环节。目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等人结合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技术、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以及表观遗传组分析技术首次揭示了异染色质的高级结构失序是人类于细胞衰老的驱动力之一,为延缓衰老及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思路。这说明

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人的认识活动受认识工具和技术的制约

④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和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生活处处有哲学。下列句子中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①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②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载俱东

③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A.②④    B.①⑧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要树立正确意识推动事物发展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⑧④

 

查看答案

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审议了《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化企业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措施。《意见》要求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试点的先行先试作用,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材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①不断改革上层建筑使之适合经济基础发展需要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

③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

④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