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在讨论,中国有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21届联合...

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在讨论,中国有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美国、中国、法国等来自于全球150多个国家有着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但参套各国能妥善处理在资金支出、技术转让、法律约束力以及透明度等领域分歧,不断扩大共识,加强合作,形成了应对垒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此协定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包容互鉴,共同发展。

材料二《长江,长江》《牧人巴让》等六部中国环保纪录片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民间表达”被选送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进行展映。六部纪录片通过影视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六个中国人自己的环保故事,蕴含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追求:立足于时代的需要,讲普通人的故事,传递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引导人类求真向善。中国环保纪录片播出后,赢得了国际舞台阵阵掌声。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各参会国为什么能够妥善处理分歧,形成共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环保纪录片赢得国际舞台阵阵掌声给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3)“坚持小习惯,低碳大贡献”,请就中学生如何为低碳做贡献提出两条具体建议,并指出其指导思想。

 

(1)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3分)不同国家在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殊利益,但在共同治理气候问题上存在共同利益;(4分)妥善处理各种分歧,加强合作,有利于各国发展。(3分) (2)①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眼于时代发展的前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 ③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在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方面有强大的功能,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积极成果。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文化和世界舞台的沟通桥梁。((每点3分,满分12分) (3)建议:积极践行“135”绿色出行方式(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中性笔;节约用电等。(2分)(说明:答对一点1分,总分不超过2分。) 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具体,即对立统一的观点,设问指向各参会国能够妥善处理分歧,形成共识,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先明确哲学观点: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又相互排除;然后结合各参会国妥善处理分歧进行分析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结合。 (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中国环保纪录片赢得国际舞台阵阵掌声给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解答启示类材料题一般贯彻三个步骤。第一,依据设问明确或猜测设问知识指向,把握知识指向可以通过设问中关键词,或者设问中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抽取主干有效信息,依据设问知识的确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的主干信息,明确主干信息的知识指向。第三,依据主干信息与设问界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媒、文化的多样性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设问指向“坚持小习惯,低碳大贡献”,侧重于强调中学生如何为低碳做贡献。可以从出行方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水电气等资源角度入手,具体建议要切实可行。 考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媒、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消费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人们耳详能熟的热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自从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后,创业创新之火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呈现燎原之势。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2.5万户,注册资本20.66万亿元。新登记注册企业365.1万户,同比增长了45 88%。,截止2015年3月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2.6亿人,比2014年增加861.2万人,新增个体私营人员持续快速增长,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

材料二(地方)充满活力的各类市场主体是实现宝鸡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根基2015年以来,宝鸡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不断优化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服务方式,扫清发展障碍,悉心为创业人员提供成长的“温度”“湿度”及优越环境为此,市政府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提高行政效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筑绿色通道,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一时间,大众创业激情被点燃,万众创新能量竞相释放。上半年全市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9万余户,其中新登记企业达3000余户,创业创新的星星之火已初显燎原之势。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创业创新之火呈现燎原之势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动创业创新进一步发展?

 

查看答案

2015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致富要靠贫困群众自己的辛勤劳动”是因为

①贫困是贫困群众历史上形成的           

②脱贫离不开中央的扶持

③劳动是创造在社会财富根本途径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亦即“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及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对雨水的充分利用表明

①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是有条件的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建立有利于人类的联系

④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人可以创新思维改造事物固有联系。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屠呦呦,因其发现的青蒿素而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回忆其成功背后的曲折,屠呦呦说,在经历上百次的试验无果时,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使她获得了灵感,用“绞取汁”而非“水煎”的方法,成功地提取了中国传统中草药青蒿中的有效成份青蒿素,成为如今最有效的疟疾防治药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东晋葛洪的医药著作《肘后备急方》给了屠呦呦的灵感,这启示我们

①要高度重视古代医药学,它是我们灵感的来源

②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要重视对古代医药学的继承

③批判继承古代医药学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现代科学家的成就是建立在古代科学家贡献的基础上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用“绞取汁”而非“水煎”法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②“绞取汁”法比“水煎”法更具优越性

③青蒿在“绞取汁”和“水煎”下的性状不同,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④科学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全球机器人峰会上,由中国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C研发的陪伴型机器人吸引了普通百姓的眼球。陪伴型机器人应用了新型的语音、表情识别等技术,可以与家中老人“聊天”,自动抓取老人表情进行回应。陪伴型机器人能够“自动抓取老人表情进行回应”有力地佐证了

①机器人已经具有了极强的思维能力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人工智能将部分代替人的大脑思维       

④高科技延伸了思维的物质器官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