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我们的民族为什么那么热爱脚下的土地,那么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诗性因素,也是中华民族青春常在的诗性因子。”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为民族的文化意识,深植在国民的温馨记忆里。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C.体现时代精神是的文化发展的要求
D.要全面传承传统文化
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这种正面家风的传播,对社会发展大有裨益。这是因为
①弘扬好的传统家教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
②家风是一定社会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
③家风教育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传统文化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近日,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是表明
①文艺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文艺是重要的精神力量
③文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④文艺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人喜欢喝茶,产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这说明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中国人应从小接受“茶文化”的熏陶
③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4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重要演讲指出,和平是宝贵的,和平也是需要维护的。大家都只想享受和平,不愿意维护和平,那和平就将不复存在。这一讲话旨在强调
①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
②主权国家应自觉履行维护国际和平的义务
③促进世界和平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
④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维护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进入新世纪以来,金砖国家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50%,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与日俱增。这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仍是全球最突出的问题
C.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逐步向多极化演进
D.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