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近年来,浙江省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到2017...

近年来,浙江省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到2017年基本完成“机器换人”。据估算,届时将会带来上万亿GDP的增长。“机器换人”带来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经济效益增加 

③劳动生产率提高  ④用工成本减少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③→④→②→①  D.①→②→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企业利用财政资金进行“机器换人”,首先带来的是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③选项应该放在第一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减少一线工人,进而降低用工成本,导致企业效益增加,最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故正确的传导顺序应该是③④②①,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劳动和就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让有机食品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吃到纯天然、高品质的有机食品,成为许多人的一种期盼。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因为价格过高,多数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望而却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的弊端

B.有机食品的高品质决定了其价格较高

C.有机食品备受关注说明人们的消费理念在悄然变化

D.“望而却步”说明收入水平是消费方式的决定性因素

 

查看答案

利率市场化是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意味着

①市场主体有更多选择   

②各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③商业银行的利润增加   

④商业银行可以自由决定存贷款利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10月2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央行也迎来了2015年的第五次“双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并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政府实行适度宽松财政政策以保障民企资金链衔接

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外部需求不足矛盾突出是做出调整的原因之一 

国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需求受到抑制 

商业银行调整利率,社会投资增加,需求扩大,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2015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二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三是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材料二:雾霾近几年成为影响民生的心肺之患,如今,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倒逼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时代

核心思想

主要观点

古代

人是自然的奴隶

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着,人们同它的关系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近代

人是自然的主人

人类能够征服、利用自然。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掠夺和攫取,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加深。

现代

人是自然的成员

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人为自然、人化自然或人生成的自然,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

当代

人是自然的朋友

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做到与自然共生、共赢、共荣;树立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上认识变化所蕴含的道理。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习近平主席的描述。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5年10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英国首都伦敦,开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习近平主席的倡导下,双方凝聚起众多共识:中英要做平等互信的好伙伴;中英要做互惠发展的好伙伴,双方同意提升两国贸易水平,力争早日实现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的目标,据中国外交部介绍,此次中英双方签署的商业协议多达28项,总价值接近400亿英镑,作为合作的重头戏,中英法将合作建设欣克利角C核电站,这是中国首次与发达国家在重大战略行业开展合作;中英要做共促安全的好伙伴,中方愿继续与英方就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中英要做包容互鉴的好伙伴,今年是中英历史上首个文化交流年。2015年10月21日,必将在中英关系历史上留下一个重要的定格。这一天,习近平主席与卡梅伦首相决定构建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因为这次影响全球的里程碑式的访问,习近平的到访被媒体称为“超级国事访问”。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自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自主创新、创业的政策,全民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空前高涨。有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以互联网+、通信、高铁、航天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将会蓬勃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步入从量变到质变、从产业规划到发挥市场力量推动的崭新阶段。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价中英大国关系的良性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意义,并请从劳动者的角度就如何参与创新、创业提出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