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

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月亮本是宇宙间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作品属于文化,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本题材料中“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说明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事物的反映可能不同,这充分说明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也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由此可见,①③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故②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认识世界的具体形式,故④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活动的特征等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诗句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D.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查看答案

时间都去哪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些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①明白时间静止的意义能让我们感知亲情的幸福和芬芳

②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一切皆变,只能在回味中流泪

③时间的长短有无完全由我们自己随意控制

④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物体的温度实际上是由于组成物体的原子不断运动、互相碰撞产生的。如果给物体持续降温,则原子运动不断减弱直至停止,温度也就不会再下降,这就是原子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极限,我们称为绝对零度(-273.15℃)。材料表明

A.绝对零度是物质运动的临界点

B.绝对零度是一切质变的临界点

C.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控制的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查看答案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下列诗句中与此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