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槛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误差无措。”这幅对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识以实践和猜测为基础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真理具有客观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小王在家电市场购买了一款1780元的小一匹空调,而小李花3800元购买了同一品牌的同匹数的空调。两款空调价格不同的原因在于“节能”。两人的不同做法体现了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意识活动的主动性与选择性
C.世界物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述观点
A.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夸大事物的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C.前者正确,它说明物质都是运动的;后者错误,他否认了相对静止
D.前者错误,它夸大了物质的运动;后者正确,他正确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庄子认为,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庄子客观唯心主义,荀子是主观唯心主义
B.庄子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是朴素唯物主义
C.庄子强调要顺应客观规律,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
D.庄子强调要顺从自然规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命令自然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