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王阳明的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①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②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没有客观标准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韩非子》载: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画犬马最难,是因为:
①作品要受客观实际的检验
②人们无法表现熟悉的对象
③作者要有实实在在的功夫
④作者没有自由想象的余地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一枚保存完好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这一发现不仅将海绵动物的“年龄”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而且还意味着复杂的多细胞动物起源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古生物学家的传统推测。这说明:
A.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B.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具体实践水平制约
D.世界是物质的,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临近年关,思乡心切,归心似箭,当我们舟车劳顿,终于抵达故乡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的村镇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去甚远,“家”已经面目模糊,嬴弱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等着归人,这让已经适应大城市的人们由此觉得故乡越显疏离。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思维活动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这是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这却是余光中笔下的四月天。品味名家笔下的四月天:
①能够触摸名家内心精神世界
②能够增强精神力量引领前进方向
③可以认识到天气变化规律因人而异
④可以感悟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北大教授周其仁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城镇化不以学者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官员的意志为转移,人往哪儿流动是有道理的,我们还是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从哲学角度看,这里的“敬畏之心”说的是: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尊重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规律
D.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