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80年代外语纳入总分引入标准化考试,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2013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轮讨论,几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1)结合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完全可以坐在家中,总揽世界,真可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从认识论上看这说明
A.认识的来源不一定是实践
B.认识是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的
C.一个人的知识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
D.实践的发展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政绩的尺子是因为实践是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主观连接客观的桥梁
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社会性的历史性活动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是因为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和社会的精华
B.一定形态的思想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C.世界观人人都有
D.思想对行动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