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2025”(中国智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有...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2025”(中国智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有信心走好这条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一中国工程院负责“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定课题负责人说,“中国制造2025”将在以下领域实现突破: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

材料二德国工业4.0,来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它指的是从现在开始,综合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的“物理系统”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日益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两者的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即第四次工业革命。它的纲领性文件是《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事实上许多国家都发表了类似的纲领性文件,只不过各有不同的提法,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

材料三2015年11月2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乘坐中国高铁。李克强说,如今高铁已成为广大民众出行、旅游最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中国装备制造的一张“黄金名片”。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拥有优势产能,技术先进、性价比高、具有国际竞争力。从钢铁、水泥、平极玻璃、电厂等基础设施,到核电、高铁、电信、港口等高端装备;从石油炼化、成品油加工、煤化工等能源加工,到风能、太阳能、水电等新能源项目,总理不遗余力地为这些“中国制造”代言。因此,李克强总理又被媒体称为“超级推销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如何把“中国制造2025”这条路走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各国都在积极实施高技术发展战略。

(3)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总理做“超级推销员”的理论依据。

 

(1)①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产业结构战略调整; 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 ③积极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以质取胜,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每点2分,共8分) (2)①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加剧了国际社会的竞争。(3分)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谁拥有了高技术谁就会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3分) ③我国只有抓住战略机遇,顺应时代发展的主体,才能迎头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实现中国梦。(2分) (3)①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②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政府的职责; ③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④国务院总理经济外交是国家间交往方式,维护国家利益是一切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点2分,共8分) 【解析】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我们如何把“中国制造2025”这条路走好。材料中主要强调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方面,所以考生可以从推动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大众创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回答。 (2)本题考查知识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回答为什么各国都在积极实施高技术发展战略。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之所以积极实施高技术发展战略,是由当前世界的形式决定的,即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所以各国要实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另外考生要从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实现中国梦来分析。 (3)本题考查政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分析总理做到“超级推销员”的理论依据。这里面总理代表的是政府,所以考查的是政府的相关知识。但是总理做到“超级推销员”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总理做到超级推销员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同时材料涉及到对外关系,所以这是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 【考点定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劳动与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际竞争的形式、国际竞争的实质、政府的职能和宗旨、维护国家利益 【名师点晴】有关“依据”类主观题的解法。 第一步,“定”依据设问,确定答题的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还是文化生活,或者全部的教材内容。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确定的答题范围以及设问中的关键性词语(如,市委上述做法,就应当思考有关党的知识),然后根据确定的知识范围从课本中抽调出所需要的理论观点,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以及党的建设等。 第三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就是依据试题的设问,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注意有几层概括几层)。 第四步,组织答案,遵循“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国务院2015年7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利用现有财政资金,支持“互联网+”相关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发行公司债券;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鼓励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

材料二近日,南京市纪委向社会招幕了首批24名微博廉政观察员。这批观察员来自党内外,有教师、警察和普通企业职工,并且普遍具有较强的网络影响力。通过引入廉政观察员,加强收集网民投诉,解答群众疑问,加强康政监督,拉近党群距离,必将成为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的良性转变的重要力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采取政策推进“互联网+”行动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设立民间网络廉政观察员对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良性转变的认识。

 

查看答案

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奉献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创造价值必须以享受价值为基础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快捷的全球信息,但互联网本身还不完善,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和一些病毒数据,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一些邪教组织、贩毒集团、黑社会势力也在利用这一新的传媒手段进行新的犯罪活动。这表明

A.新事物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互联网也不例外

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消极和积极的对立统一

D.矛盾的双方的转化总是在无条件地进行着,否则就不会有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查看答案

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 possible!”。下列说法中与之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C.塞翁之马焉知非福            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查看答案

《孔子家语》记载:鲁国在年终举行盛大的腊祭,庆祝一年的劳动成果。孔子带着一群弟子去观赏,他对子贡说:“你看见他们心里的快乐了吗?”子贡不屑地说:“这个国家的的人都疯了,我看不出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孔子教训他道,“唉!你懂得什么啊,百日之劳,换来的不过是一天的快乐,这是上天赐予的恩泽,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啊!”孔子与子贡对腊祭的不同看法表明

①形成正确认识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认识会因为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③意识源于个人的内心体验,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